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贵州白纹伊蚊感染沃尔巴克氏体以及WO噬菌体的初步调查

发布时间:2024-05-22 06:11
  目的了解贵州白纹伊蚊种群中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以及WO噬菌体的感染情况。方法于2017年在贵州省贵阳市、都匀市、铜仁市、凯里市、遵义市、兴义市、贵安新区、毕节市采用勺舀法采集白纹伊蚊幼虫标本,实验室饲养至成蚊。提取雌蚊基因组DNA,PCR扩增沃尔巴克氏体表面蛋白基因(Wolbachia surface protein,wsp)和WO噬菌体衣壳蛋白的核糖体S7基因(Ribosomal S7 gene,orf7)。分别从8个地区的阳性检测标本中随机选取10个样品进行测序,使用DNAStar 7.0软件分析基因的基本特征;采用MEGA 4.0软件对所获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SPSS 20.0软件对WO噬菌体侵染wAlbA、wAlbB株沃尔巴克氏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贵州省8个地区的白纹伊蚊wAlbA和wAlbB株沃尔巴克氏体超感染率为84.30%(322/382),wAlbA株、wAlbB株沃尔巴克氏体单感染率分别为4.97%(19/382)和3.66%(14/382),WO噬菌体的感染率为76.44%(292/382)。通过测序获得沃尔巴克氏体...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2017年贵州白纹伊蚊8个采样地区分布

图12017年贵州白纹伊蚊8个采样地区分布

2017年在贵州省贵阳市、都匀市、铜仁市、凯里市、遵义市、兴义市、贵安新区、毕节市等8个地区(图1)采用勺舀法获得蚊虫幼虫,实验室饲养至成蚊。每个采样点采集蚊虫200~300只,共采集1600~2400只。饲养条件为温度(27±1)℃,湿度(80±5)%,光照周期14h/....


图2基于白纹伊蚊沃尔巴克氏体wsp基因构建的NJ树

图2基于白纹伊蚊沃尔巴克氏体wsp基因构建的NJ树

将获得的orf7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WO噬菌体orf7序列进行比较,并构建系统发育树,12条序列被划分为2个进化支。其中,贵州省(Guizhou)白纹伊蚊WO噬菌体orf7基因序列与来自其他不同地区白纹伊蚊的WO噬箘体orf7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515366....


图3基于白纹伊蚊WO噬箘体orf7基因构建的NJ树

图3基于白纹伊蚊WO噬箘体orf7基因构建的NJ树

图2基于白纹伊蚊沃尔巴克氏体wsp基因构建的NJ树4WO噬菌体侵染与wAlbA、wAlbB株沃尔巴克氏体感染的关联性分析



本文编号:3980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980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e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