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用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有效性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25-05-04 19:1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大剂量(20 mg/d)对比常规剂量(10 mg/d)对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影响,寻找适合中国人群剂量。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相关期刊论文(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0月,应用Revmen 5.3软件针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3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s,1 5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10 mg瑞舒伐他汀相比,20 mg该药能增加LVEF%(MD=4.30,95%CI=3.67~7.23),增加TIMI分级3级百分比(OR=5.73,95%CI=3.26~10.08),减少NT-pro BNP...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1.1 文献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干预措施
1.2 文献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有效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LVEF%
2.3.2 TIMI分级
2.3.3 NT-proBNP
2.3.4 MMP-9
2.3.5 hs-CRP
2.3.6 MACE发生率
2.3.7 不良反应发生率
2.4 发表偏倚性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的用药依据
3.2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循证医学分析
3.3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用药安全性分析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3.5 结论
本文编号:4042769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1.1 文献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干预措施
1.2 文献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有效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LVEF%
2.3.2 TIMI分级
2.3.3 NT-proBNP
2.3.4 MMP-9
2.3.5 hs-CRP
2.3.6 MACE发生率
2.3.7 不良反应发生率
2.4 发表偏倚性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的用药依据
3.2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循证医学分析
3.3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用药安全性分析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3.5 结论
本文编号:4042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4042769.html
上一篇:双重栓塞术治疗非肿瘤性大咯血疗效及对VEGF/VEGFR途径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