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不同窝沟封闭剂封闭性能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5 01:50
  背景和目的: 窝沟封闭技术自应用以来,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对窝沟封闭材料和技术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封闭剂的渗透性及减少封闭剂的微渗漏,以提高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本实验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窝沟封闭剂封闭性能的研究,为选择一种操作技术敏感性低并能达到良好封闭性能的窝沟封闭剂提供实验依据,为指导其在龋病的群防群治工作中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1.收集新鲜拔除、健康无龋的正畸减数的上颌前磨牙40颗,置于生理盐水4℃恒温箱中保存。 2.将4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五组,每组8颗,分别为A、B、C、D、E组。A组采用常规封闭剂Helioseal F进行窝沟封闭,作为对照组;B组用玻璃离子封闭材料GC FujiⅦ进行封闭;C组清洁窝沟、冲洗牙面后用混合唾液处理后再用GC FujiⅦ进行封闭;D组用湿法粘结窝沟封闭剂Embrace WetBond进行封闭;E组清洁窝沟、冲洗牙面后用混合唾液处理后再用Embrace WetBond进行封闭。 3.各组完成窝沟封闭后将所有标本置于37℃人工唾液中浸泡24h后,分别于5℃、55℃进行100个循环周期,每个温度停留30s。 4....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主要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前准备
        2.2.2 窝沟封闭
        2.2.3 热循环处理
        2.2.4 染料渗漏实验
        2.2.5 扫描电镜观察
        2.2.6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硝酸银溶液染色渗漏实验结果
    3.2 无唾液污染时三种封闭剂之间的微渗漏结果比较
    3.3 不同组间的微渗漏结果的两两比较
        3.3.1 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及实验组间微渗漏结果的两两比较
        3.3.2 唾液污染对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
    3.4 扫描电镜下封闭剂与牙体组织之间的密合度及结合界面的状况
        3.4.1 低倍下(50X)观察样本全貌
        3.4.2 高倍下(1000X)观察并分析测量
第4章 讨论
    4.1 离体牙储存方式对牙釉质结构性能的影响
    4.2 窝沟封闭材料密合度和边缘微渗漏的检测方法
    4.3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4.4 不同类型封闭材料对窝沟封闭性能的影响
    4.5 唾液污染对封闭剂封闭性能的影响
    4.6 封闭剂密合性扫描电镜观察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实验材料与设备图
附录B 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渗漏情况图(20X)
附录C 扫描电镜下观察结合面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42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4042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e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