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肾切除术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4-12-18 00:38
目的:本文基于ERAS理念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肾切除术围手术期对镇痛药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和对照组(P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常规全身麻醉诱导,E组患者在摆放体位完成后在超声引导下于T10横突表面给予0.5%罗哌卡因20ml行竖脊肌平面阻滞,P组不阻滞。两组患者术毕均给予PCIA。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T0)、麻醉诱导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15min时(T3)、手术30min时(T4)、手术1h时(T5)、手术结束时(T6)、出室时(T7)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舒芬太尼的使用总量、停药-拔管时间。记录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术后0-24h及24-48h患者最大疼痛程度的VAS评分、术后PCIA泵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次数。结果:E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稳定;与P组相比,E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停药-拔管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麻醉方法
2.2.1 麻醉前准备
2.2.2 麻醉诱导
2.2.3 麻醉维持及术后处理
2.3 观察指标
2.4 相关药品及设备
2.4.1 相关药品
2.4.2 相关设备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比较
3.2 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比较
3.2.1 两组患者MAP值的比较
3.2.2 两组患者HR值的比较
3.3 术中舒芬太尼的总用量
3.4 停药-拔管时间
3.5 E组患者阻滞情况
3.6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次数
3.7 术后镇痛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及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16772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麻醉方法
2.2.1 麻醉前准备
2.2.2 麻醉诱导
2.2.3 麻醉维持及术后处理
2.3 观察指标
2.4 相关药品及设备
2.4.1 相关药品
2.4.2 相关设备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比较
3.2 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比较
3.2.1 两组患者MAP值的比较
3.2.2 两组患者HR值的比较
3.3 术中舒芬太尼的总用量
3.4 停药-拔管时间
3.5 E组患者阻滞情况
3.6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次数
3.7 术后镇痛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及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16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40167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