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芬太尼类化合物降解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1 09:22

  本文关键词:芬太尼类化合物降解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芬太尼类化合物作为起效快的强效麻醉镇痛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手术中。当其在人体血液中超过一定浓度后会诱发中毒反应,因此对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芬太尼类化合物的降解处置迫在眉睫。本文建立了芬太尼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了常用降解试剂对芬太尼类化合物的降解效果,研制出针对芬太尼类化合物的高效、环境低毒性的新型溴酸钠复配降解试剂,开发了液体/固体芬太尼类废弃污染物的降解方法。1.以气相色谱定量分析芬太尼、卡芬太尼、苏芬太尼和3-甲基芬太尼等芬太尼类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从酸、碱、亲核和氧化反应等不同类型降解体系中,筛选出氧化反应用于降解芬太尼类化合物,具有高效、原料易得、环保和易操作等优点。2.将次氯酸钙、二氯异氰尿酸和过碳酸钠三种常用的氧化型降解试剂应用于降解芬太尼类化合物,这三种降解试剂在1h内可完全降解1g/L的液体芬太尼,在2h内可完全降解醇酸漆涂层、铁、不锈钢和混凝土表面上的芬太尼类固体污染物(密度1g/m2)。由于这三种常用的氧化降解试剂具备完全降解芬太尼类化合物的能力,虽然用时较长,但是在现场实际降解芬太尼类化合物时具有明显优势。3.研制了新型溴酸钠复配降解试剂,并成功用于芬太尼类化合物的降解。通过优化反应条件,确定溴酸钠复配降解试剂配方中溴酸钠、助剂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摩尔比为1:0.15:0.35,溴酸钠摩尔数不低于芬太尼的50倍,pH为3.9。针对醇酸漆涂层、铁、不锈钢和混凝土表面芬太尼污染物(密度1g/m2),0.5 h内降解99.9%的芬太尼类化合物需要的最低用量为0.6 L(1 mol/L)。溴酸钠复配降解试剂对不锈钢腐蚀性为低度腐蚀,对铜,碳钢,铝的腐蚀性为中度腐蚀。该方法高效、快速、原料便宜易得、低腐蚀,是优异的降解芬太尼类化合物的方法。
【关键词】:芬太尼 芬太尼类化合物 溴酸钠/亚硫酸钠 降解方法 氧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87;X799.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5
  • 符号说明15-16
  • 第一章 绪论16-28
  • 1.1 引言16
  • 1.2 芬太尼类化合物毒性与结构的关系16-18
  • 1.3 有毒有害物质降解反应类型18-20
  • 1.3.1 热降解反应18-19
  • 1.3.2 酸碱降解反应19
  • 1.3.3 亲核降解反应19
  • 1.3.4 光降解反应19
  • 1.3.5 氧化降解反应19-20
  • 1.3.6 生物降解反应20
  • 1.4 有毒有害物质降解常用试剂20-21
  • 1.4.1 过氧化物20
  • 1.4.2 含氧酸盐20-21
  • 1.4.3 氯化氧化型氧化剂21
  • 1.4.4 酮肟盐类亲核试剂21
  • 1.5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降解研究现状21-24
  • 1.5.1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21-22
  • 1.5.1.1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富集提取方法22
  • 1.5.1.2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22
  • 1.5.2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降解方法22-23
  • 1.5.3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降解机理23-24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24-28
  • 1.6.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4-25
  • 1.6.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5-28
  • 第二章 芬太尼类化合物降解方法筛选28-36
  • 2.1 实验部分28-30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28
  • 2.1.2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28-29
  • 2.1.3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试管降解实验方法29
  • 2.1.4 芬太尼类化合物表面降解实验方法29-30
  • 2.1.5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30
  • 2.2 结果与讨论30-34
  • 2.2.1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标准曲线30-31
  • 2.2.2 水中芬太尼萃取率的测定31-32
  • 2.2.3 降解反应类型的筛选32-34
  • 2.2.3.1 酸碱降解芬太尼32-33
  • 2.2.3.2 亲核试剂降解芬太尼33
  • 2.2.3.3 氧化降解芬太尼33-34
  • 2.3 本章小结34-36
  • 第三章 常用氧化型降解试剂对芬太尼类化合物的降解效果评价36-48
  • 3.1 实验部分36-38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36
  • 3.1.2 实验方法36-38
  • 3.1.3 降解产物分析方法38
  • 3.1.3.1 产物分析样品前处理38
  • 3.1.3.2 产物分析条件38
  • 3.2 结果与讨论38-45
  • 3.2.1 实验室降解性能评价38-40
  • 3.2.2 表面降解性能评价40-42
  • 3.2.3 降解产物分析42-44
  • 3.2.4 常用试剂降解芬太尼类化合物方法44-45
  • 3.3 本章小结45-48
  • 第四章 澳酸钠复配降解试剂的研制48-74
  • 4.1 实验部分48-50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48-49
  • 4.1.2 实验方法49-50
  • 4.2 结果与讨论50-73
  • 4.2.1 溴酸钠复配体系必需组分50-52
  • 4.2.2 溴酸钠复配体系降解芬太尼的影响因素及配方确定52-61
  • 4.2.2.1 溴酸钠/亚硫酸氢钠体系降解芬太尼的影响因素及配方确定52-56
  • 4.2.2.2 溴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复配体系降解芬太尼的影响因素及配方确定56-61
  • 4.2.3 溴酸钠复配降解试剂氧化降解芬太尼类化合物61-62
  • 4.2.4 表面降解性能评价62-65
  • 4.2.4.1 溴酸钠复配降解试剂表面降解性能评价62-64
  • 4.2.4.2 非水基溴酸钠复配降解试剂64-65
  • 4.2.5 降解产物及可能的降解途径65-70
  • 4.2.6 溴酸钠复配降解试剂的适用性评价70-72
  • 4.2.6.1 溴酸钠复配降解试剂的腐蚀性70
  • 4.2.6.2 溴酸钠复配降解试剂的稳定性70-72
  • 4.2.7 溴酸钠复配降解试剂降解芬太尼类化合物方法72-73
  • 4.3 本章小结73-74
  • 第五章 结论74-76
  • 参考文献76-84
  • 致谢84-86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86-88
  • 作者和导师简介88-89
  • 附件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同盛;一个化合物为什么有几个不同的化学名称[J];化学世界;1981年02期

2 王宝tD;;化合物名称中使用的符号[J];化学通报;1986年01期

3 杨锋,周光明,罗明道,屈松生;建立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相关关系的例子[J];大学化学;2000年05期

4 周本松,梁德声,徐广智,唐有祺;缩胺基脲和缩硫代胺基脲的核磁共振研究[J];波谱学杂志;1984年05期

5 王凯;阎爱侠;;基于因特网的常用化合物活性数据库简介[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年12期

6 堵锡华;取代芳香族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拓扑学[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年02期

7 何谷;郭丽;马丽芳;王倩倩;何泽超;;含氨基酸和多肽的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J];化学学报;2007年01期

8 孙定光,查之玫,廖显威;新化合物2,3—亚甲基—5,8—二甲氧基萘的合成、结构及反应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9 叶世勇;沈良骏;;磷氰同分异构化合物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4年04期

10 辛先荣;李敏;陈志敏;;5-烷基吲哚化合物的合成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大伦;孔漫;;差谱NOE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2 梁晓强;;一个自发拆分的手性锌-有机骨架化合物结构及铁电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华玉新;张建晋;王书玉;;α-卤代桂皮酰哌啶类化合物的NMR研究及构型(Z和E)的确定[A];第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4 孙学勤;周树兰;林娜;李良;张玉芬;赵显;;BC_2N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理论计算[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易大年;;变换APT等待时间决定碳分类并疑合甾体及三帖化合物结构[A];第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6 李志强;岳明;刘绪波;Zaven Altounian;刘丹敏;张久兴;;MnFePM(M=Ge,Sb)化合物结构和磁热性能研究[A];全国磁热效应材料和磁制冷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玲艳;陈义平;张汉辉;杨齐愉;孙瑞卿;傅华峨;;一个新颖的零维稀土和烟酸的化合物的二维相关光谱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8 鲍晓磊;赵地顺;武彤;;配位离子液体(C_4H_9)_4NCl·C_6H_(11)NO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迟瑛楠;贾爱瑞;胡长文;;配体异构化对多酸基杂化化合物结构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夏则民;柴凤;葛素志;黄碧华;陈义平;孙燕琼;;一个新颖的多硼钒氧簇化合物的合成与谱学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季兴跃;芪类结构衍生物和戊二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筛选及构效关系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张佐伦;有机硼发光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杨嫣;芳香羧酸和柔性含氮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孙雪萍;四种珊瑚中化学防御化合物及其构效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刘康;含氮配体构筑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孟靖昕;含N配体修饰的多酸基骨架化合物的可控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芬太尼类化合物降解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5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505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