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木豆叶总黄酮/α-半水硫酸钙复合材料修复大鼠颅骨临界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27 05:53
   目的观察木豆叶总黄酮/α-半水硫酸钙(α-calcium sulfate hemihydrate,Ca S)复合材料在大鼠颅骨临界性骨缺损模型中的修复效果,积累基础实验数据。方法 50只SD大鼠进行颅骨临界性骨缺损造模,随机分为5组,植入不同材料:空白对照组(无植入)、Ca S组(无木豆叶总黄酮)、低剂量复合材料组(木豆叶总黄酮与Ca S质量比=20 mg∶1 000 mg)、中剂量复合材料组(木豆叶总黄酮与Ca S质量比=40 mg:1 000 mg)及高剂量复合材料组(木豆叶总黄酮与Ca S质量比=80 mg∶1 000 mg),每组10只。动物实验后4周、8周、12周进行评价,包括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及Micro-CT定性及定量评价。结果 Micro-CT三维重建影像、HE染色及Masson染色均证实空白对照组大鼠颅骨骨缺损虽有部分组织新生,但其中骨组织含量极少,骨质无法修复,说明造模成功,其余四组骨缺损均得到了修复,但修复质量Ca S组较差,高剂量复合材料组最佳。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体积/组织体积(bone ...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动物实验过程

图1 动物实验过程

大鼠颅骨造模步骤见图1,造模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大鼠硬脑膜,避免损伤。术后伤口未见明显感染迹象,所有大鼠均未死亡。2.2组织学评价


图2 各组大鼠颅骨骨缺损新生组织HE染色

图2 各组大鼠颅骨骨缺损新生组织HE染色

各组大鼠在术后4周、8周、12周均采用Micro-CT评价新生骨组织的生成,三维重建影像见图4。由图4可见,空白对照组术后12周时,骨缺损处仅可见零星骨组织形成,未见骨性连接,说明未达到骨性愈合,造模成功。CaS组与低剂量复合材料组术后随着时间推移,骨缺损处可见新生骨组织逐渐增多....


图3 各组大鼠颅骨骨缺损新生组织Masson染色

图3 各组大鼠颅骨骨缺损新生组织Masson染色

临床上骨替代物类的生物材料应用很多[13-14],硫酸钙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无机骨替代材料,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的优势。半水硫酸钙分为α-半水硫酸钙及β-半水硫酸钙两种形式,α-半水硫酸钙自固化后形成的二水硫酸钙更为致密,力学强度更高,故医用级硫酸钙为α-半水硫酸钙[13]。....


图4 各组大鼠术后4周、8周、12周Micro-CT三维重建结果

图4 各组大鼠术后4周、8周、12周Micro-CT三维重建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大鼠直径5mm颅骨临界性骨缺损模型造模成功。CaS组与低剂量复合材料组(木豆叶总黄酮与CaS质量比=20mg∶1000mg)骨修复效果相当,中、高剂量复合材料组(木豆叶总黄酮与CaS质量比=40mg∶1000mg、80mg∶1000mg)新生骨....



本文编号:4053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4053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e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