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氟性充填材料预防继发龋的体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17:55
本文关键词:释氟性充填材料预防继发龋的体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释氟性充填材料 继发龋 釉质脱矿深度 表面硬度
【摘要】:继发龋是牙齿充填修复长期失败的主要原因,造成继发龋的主要原因是修复体边缘有微小缝隙,,形成微渗漏,进而导致充填体相邻的牙齿硬组织脱矿,因此充填物边缘缝隙是形成继发龋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的充填材料固化过程中体积收缩程度不同,导致边缘缝隙大小也不同,因此在体外评价释氟性充填材料抑制继发龋的研究中,应当充分考虑边缘缝隙大小对继发龋形成的影响。然而以往的研究较少考虑这一点。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控制牙齿和充填体界面处缝隙宽度及深度的措施,建立一种更为规范的体外评价充填材料抑制与之相邻釉质脱矿的实验方法来评价释氟性充填材料预防继发龋的效果。 材料和方法 1.继发龋模型的建立 选取表面无白垩色斑、无裂纹、有光泽的6mm×3mm×2.5mm大小的牛牙釉质块放置于自制的模具中,分别充填含氟的普通玻璃离子水门汀和不含氟的普通复合树脂,在釉质块和充填材料界面处插入不同厚度的间隙形成片,待材料固化后取出间隙形成片从而制备出界面缝隙统一的试样,在去离子水中浸泡7天后再浸入部分饱和酸缓冲脱矿液中振荡脱矿3天后测定釉质表面硬度,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釉质脱矿情况。 2.比较不同充填材料充填釉质后的抗脱矿性能 将50个表面无白垩色斑、无裂纹的牛切牙釉质块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上齿GIC、FujiⅡLC、Compoglass F、BeautifilⅡ及Charisma制备出边缘界面缝隙宽度统一为270μm的充填试样,在去离子水中浸泡7天后再置于部分饱和酸缓冲脱矿液中进行体外脱矿3天,然后分别测定釉质表面硬度及釉质块表面和洞壁区域的脱矿深度。 3.评价自行研制的4种释氟性复合树脂释氟防龋效果 选取40个表面无白垩色斑、无裂纹、有光泽的6mm×3mm×2.5mm大小的牛切牙釉质块随机分成4组,放置于自制的模具中,分别充填1号、2号、3号及4号释氟性复合树脂,制备出牙齿和充填体界面处缝隙统一的试样,先分别浸入到2ml的去离子水中于37℃恒温下静置7天,以使材料中的氟得以释放,而后置于部分饱和酸缓冲脱矿液中进行体外脱矿3天后分别测定釉质表面硬度及釉质块表面和洞壁脱矿深度。 结果 1.经体视显微镜观察脱矿3天后不含氟组暴露釉质表面,发现呈明显的白垩色。通过测量实验一各组脱矿前后釉质的表面显微硬度,发现脱矿后釉质表面硬度较脱矿前下降明显(P㩳0.05)。 2.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洞壁脱矿区釉质磨片,发现实验一各组均有深浅不一的脱矿层,其中以缝隙宽度为270μm,充填材料为Charisma组脱矿深度最大,脱矿层最明显,而缝隙宽度为120μm,充填材料为上齿GIC组脱矿深度最小。 3.实验二脱矿后各充填材料组釉质表面硬度均较脱矿前显著降低(P<0.05),降低率依次为:Charisma>BeautifilⅡ≈Compoglass F>FujiⅡLC>上齿GIC(P㩳0.05);5种材料组的表面釉质损害深度及洞壁釉质损害深度依次为:Charisma>BeautifilⅡ≈Compoglass F>FujiⅡLC>上齿GIC(P㩳0.05)。 4.实验三脱矿后各充填材料组釉质表面硬度均较脱矿前显著降低(P<0.05),降低率依次为:4号释氟复合树脂>3号释氟复合树脂>1号释氟复合树脂>2号释氟复合树脂(P㩳0.05);4种释氟复合树脂组的表面和洞壁釉质损害深度依次为:4号释氟复合树脂>3号释氟复合树脂>1号释氟复合树脂>2号释氟复合树脂(P㩳0.05)。 结论: 1.本研究成功建立一种新型的体外继发龋模型,其特点是在充填材料和牙齿硬组织间有宽度和深度可控的微缝隙,从而消除了缝隙大小对继发龋形成的影响。 2.本研究通过继发龋模型,评价不同的释氟性充填材料对充填体边缘缝隙处釉质龋损的抑制效果,证实含氟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抗龋效果显著大于不含氟的复合树脂。 3.复合树脂的组成对材料抑制继发龋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加入氟铝硅酸钙玻璃粉的释氟复合树脂抗龋效果最好;加入四丁基氟硼酸铵含量高的释氟复合树脂抗龋效果比含量低要好;加入亲水性较好单体HEMA的释氟复合树脂抗龋效果要好于加入亲水性差的单体TEGDMA的释氟复合树脂。
【关键词】:释氟性充填材料 继发龋 釉质脱矿深度 表面硬度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83.1
【目录】:
- 缩略语表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1
- 前言11-13
- 文献回顾13-23
- 实验一 继发龋模型的建立23-32
- 1 材料与方法23-26
- 2 结果26-29
- 3 讨论29-32
- 实验二 充填材料充填釉质后抗脱矿性能的比较32-40
- 1 材料与方法32-34
- 2 结果34-38
- 3 讨论38-40
- 实验三 释氟性复合树脂预防继发龋的体外实验40-47
- 1 材料与方法40-41
- 2 结果41-45
- 3 讨论45-47
- 小结47-48
- 参考文献48-56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信义;;修复体边缘密合性评价方法[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1年02期
2 彭东,R.J.Smales,叶克刚;美观充填材料氟离子释放的体外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3 楚金普;郝玉庆;李继遥;周学东;;两种脱矿体系制备人工龋损的病理学比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4 赵信义;;微渗漏与纳米渗漏[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582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582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