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花粉阻隔剂联合鼻用抗组胺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2-12-05 21:47
  目的:观察花粉阻隔剂联合鼻用抗组胺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联合用药是否能够有效缓解AR患儿鼻部症状,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9月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耳鼻喉科门诊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儿51例,根据应用药物不同,将其分单—用药组(26例)和联合用药组(25例)。单—用药组为单独使用鼻用抗组胺药(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联合用药组为花粉阻隔剂联合鼻用抗组胺药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儿童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RQLQ),分别对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时相关指标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PRQLQ评分改变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VAS评分比较:VAS评分包括鼻塞、鼻痒、流涕和喷嚏四个项目。两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予药物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用药组评分低于单—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时间方面,治疗4周时两组各项症状评...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评价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2 两组治疗前后PRQLQ评分比较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变应性鼻炎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服H1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2018广州共识[J]. 李华斌,王向东,王洪田,谭国林,陈建军,徐睿,孟娟,张维天,杨钦泰,邱前辉,唐隽,叶菁,王德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03)
[2]2017年美国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治疗循证指南更新解读[J]. 孙立薇,沙骥超,孟粹达,朱冬冬.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8(04)
[3]鼻喷型过敏原阻隔剂联合口服抗组胺药对尘螨过敏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评估[J]. 葛文栋,谭路,陶泽璋,许昱.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01)
[4]变应性鼻炎患者用药行为分析[J]. 白铭宇,朱丽,安凤杨,谢立锋.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17)
[5]氮卓斯汀联合氟替卡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 毛昳楠,蔡丽,杨莉萍,胡晓敏.  中国药房. 2017(23)
[6]2016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八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纪要[J]. 程雷,姚银,于进涛,汪雷,韩继波,孙海英,邓一柯,刘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 (03)
[7]鼻用纤维素粉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 李玉瑾,金新,李佩忠,万兰兰.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02)
[8]儿童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 井潇,高杰,吴纯启,王茜莎,王全军.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6(04)
[9]TNFAIP3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J]. 杜雅平,韩军,焦晓明,王晓暄.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6(08)
[10]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变应性鼻炎小鼠T细胞免疫状态的研究[J]. 李冠雪,刘艳慧,申聪香,文忠,张沈华,杨柯柯.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 (01)



本文编号:3710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710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8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