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现代研究中药性问题_《'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发布时间:2016-10-22 07:26

  本文关键词:中药药性研究概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中药药性研究概论

肖小河  李寒冰  金城  王永炎  肖培根  

【摘要】:中药药性研究已步入十字关头。本文在回顾性与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药药性的客观真实性以及中药药性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指出:中药药性的客观本质具有两重性;中药药性研究在近期内要取得重大突破,应对研究目标与策略、思路与方法等加以重新审视和调整,寒热药性可作为首要突破口;建立客观科学的寒热药性评价方法、阐明寒热药性的客观真实性将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首要关键科学问题。还首次提出了基于整合还原和热力学表达的中药药性研究思路和方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85
【正文快照】:

中药药性研究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至今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当今,,国家对中医理论研究已投入了空前的财力和人力,中药药性研究己进入了非常关键的攻坚阶段。在新的形势下中药药性研究要想在近期内取得重大突破,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药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良;中药四气五味的量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22期

2 余惠旻,肖小河,刘塔斯,赵艳玲,谭安民,高晓山;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Ⅰ.生晒参和红参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2年05期

3 祁俊生,徐辉碧,周井炎,陆晓华,杨祥良,管竞环;中药方剂中微量元素与四性关系的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4 肖小河,贺承山,夏文娟,刘峰群,史成和,苏中武;21世纪我国生药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药学杂志;1999年07期

5 赵艳玲,肖小河,刘义;热力学理论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年04期

6 肖小河,黄璐琦,马小军;论中药和中药现代化的新内涵及其意义[J];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03期

7 张廷模;王建;;中药药性“三性”说新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姚美村,张燕玲,袁月梅,艾路,乔延江;中药药性量化方法对补虚药功效归类预测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李盛青,黄兆胜,黄耀权,韦品清;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周韶华,肖小河,赵艳玲,代春美,朱军成,刘义;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左金丸与反左金寒热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德光,裴瑾;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王晃,李梦龙,覃洁萍,刘仲义;建立中药指纹图谱 保证中药产品质量[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王晃,李梦龙,覃洁萍,刘仲义;用聚类分析建立鱼腥草注射液指纹图谱[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刘敏莉,李柏,刘桂霞;中药新药开发中有关临床疗效问题思考[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吴朝峰,林彦铨;药用植物太子参的研究进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郑健,陈焕文,刘宏伟,李宝华,张寒琦,于爱民,金钦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7 高碧珍,高丹玲;天然药物的现代生物学研究与中医药特色[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保志娟,方云山,丁中涛,曹秋娥;分光光度法研究芦丁-铜配合物及其自由基清除活性[J];光谱实验室;2005年02期

9 李宏岩;张莹;彭茵;;黑龙江膜荚黄芪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J];光谱实验室;2007年02期

10 高晓山;中药妊娠禁忌药的研究进展和动向[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孔维军;赵艳玲;肖小河;郭伟英;;左金丸的最新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2 寇俊萍;吴彦;王清正;余伯阳;严永清;;生黄连或酒制黄连对交泰丸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肖小河;肖培根;王永炎;;基于道地药材和生物效价检测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的研究[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净云;吴建华;;生物碱类毒性中药炮制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大怀药与地道药材研究论坛暨中药炮制分会第二届第五次学术会与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进军;狗舌草提取物对L1210细胞的作用及其毒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2 朴商均;论中药的双向调节[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3 敖素华;慢性支气管炎研究治疗进展、导师经验总结暨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李秀玲;精制血府逐瘀复方配伍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5 李孝栋;附子理中方新剂型的制备及其药物动力学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6 戴荣华;滋肾丸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7 郭平;中药七情配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李胜志;析因实验设计分析肾气丸防治骨质疏松作用配伍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胡慧华;豨莶丸的配方优化及治疗实验性膝骨性关节炎的药效、机理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马莉;红景天苷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银环蛇毒素若干组分诱导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李盛青;左金丸药性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徐国峰;柴夏冲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4 张良;江苏地产中药材有害物质的测定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5 郝小梅;祛风化痰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刘志刚;天然药物网络数据库中活性分子3D结构的实现及其构效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宋小莉;淫羊藿、肉桂归经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李化;壮骨口服泡腾片药学部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王清;益肾化浊注射液影响CRF大鼠残余肾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10 张珂;我国中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小河,陈士林,陈善墉;乌头和附子生产布局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1989年05期

2 郑平东,朱燕俐,丁名城,马正立,施玉华,汪丽亚,宫斌,方军,莫启忠;腺嘌呤诱发“肾阳虚”动物模型的研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1990年03期

3 梁月华,王晶,谢竹藩;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交感神经肾上腺及代谢机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87年01期

4 陈小野,邹世洁,王震,王少军,藤静如;大鼠长期脾虚和热证造模的初步病理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5 陈红,李祖伦,凌一揆;四川朱砂莲对实验动物体温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6 赵宝中,荣大奇,王秀军,傅强,孟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电子结构与药性的关系[J];分子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7 梅付名,吴鼎泉,屈松生,杜予民,詹东风;酶促反应热动力学方程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年06期

8 陈小野,邹世洁,王震,藤静如,王少军,易崇勤,王丽华,金敬善;大鼠长期热证造模的胃粘膜病理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颜承农,刘义,上官云凤,宋昭华,屈松生;微量热法用于细菌分类鉴定的研究[J];化学世界;1997年05期

10 潘晓茹,李晓霞,吴莉莉,张洪林;应用微量量热法研究大肠杆菌在甘草液中的代谢作用[J];化学世界;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小河;;从热力学角度审视和研究中医药[A];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平;干扰素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2 邢国长;肺胶原正常和异常代谢的研究现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0年01期

3 邢国长;肺胶原正常和异常代谢的研究现状(续)[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0年02期

4 徐君佩;国际传染病的研究现状[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0年05期

5 庄辉;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0年06期

6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第七卷(1980年)目录索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0年06期

7 王学武;血小板生成素研究现状[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80年01期

8 严永清;;国内外对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1980年01期

9 向近敏;;中国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病因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4期

10 符文琛;工业疲劳的研究现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玉珊;茅绍智;;自垩纪中期缺氧事件的研究现状[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严豪键;朱文耀;黄珹;;上海天文台GPS气象学的研究现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王岐山;;中国湿地水鸟的研究现状[A];稀世珍禽——朱鹮——’99国际朱鹮保护研讨会文集[C];1999年

4 刘广山;黄奕普;林树郁;;限制室内氡水平应作为设计标准纳入城市建筑物设计规范[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孙恒虎;刘文永;杨宝贵;刘华生;;高水固结充填技术的应用研究与进展[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成枢;;矿山开采沉陷研究的方向[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冯长根;刘赵森;曾庆轩;郭新亚;;非线性化学动力学的研究现状[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黄声宏;谢水生;郭钧;;有色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9 周晓农;洪青标;杨国静;孙乐平;张仪;曾肖芃;;医学贝类学研究进展及21世纪发展前景[A];贝类学论文集(第Ⅸ辑)[C];1999年

10 史文娟;康绍忠;梁宗锁;;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电子报;2000年

2 李文东;[N];中华合作时报;2000年

3 周宗仪;[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周宗仪;[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安向京 常文森 贺汉根;[N];中国汽车报;2001年

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徐志伟;[N];计算机世界;2001年

7 陈华友 崔振玲;[N];科学时报;2001年

8 记者 刘东峰;[N];科学时报;2001年

9 ;[N];人民邮电;2001年

10 程书权;[N];中国医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兰;拟线性双曲组一类非局部混合初—边值问题的精确边界能控性[D];复旦大学;2003年

2 巴塔;转杯纺杯内捻度理论与实验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3 郑宜庸;审美之难——电影性爱场面的观看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4 夏绪辉;逆向供应链的体系结构及其物流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郑西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D];复旦大学;2004年

6 汪秀婷;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吴亚琼;总量控制下排污权交易制度若干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谢林柏;网络化控制系统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郑晓霞;唐代科举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章红宝;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强;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2 伍建国;平面交叉口控制策略及仿真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3 陈英杰;《字汇》字形整理之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4 王强军;《说文释例》“一曰”篇分析[D];河北大学;2000年

5 张燕来;北京地名的语言学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6 杨艳群;城市居住区开发及交通影响分析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7 王永学;多媒体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及实现[D];湖南大学;2001年

8 伍灵;交通影响分析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1年

9 刘利;电动叉车工作稳定性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10 高林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研究现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之体会[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中药药性研究概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8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48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8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