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中药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10-24 09:39

  本文关键词:中药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面试网 > 论文 > 医药学 > 药学 > 正文

中药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思考

来源:论文库 发布时间:2014-07-28

【摘要】    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医药,在维系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防治许多慢性疾病中具有目前西药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中药制剂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3%~5%,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成分不清,致使无法对中药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二是目前在市场上生产、销售的中药品种虽多,但多数品种没有自身的作用特点,致使临床医生无法进行正确选择。三是临床前研究结果与临床疗效相差甚远。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固然与目前的检测技术有关,也与目前没有合适的符合中医药理论的疾病(或证候)动物模型有关;以及进行中药药效学评价相关手段、检测技术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与从事中药药效学评价的科研人员素质偏低、研究方案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密切相关。为加快中药现代化的步伐,必须加强中医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密切配合,尽快突破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难关,为中药药效学评价提供可靠的研究对象;加强相关平台建设,为系统阐述中药有效性的相关机制提供保障;加强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中药药效学设计方案水平,凸现中药疗效特色,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  中药新药;药效学;评价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在维系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防治许多慢性疾病中具有目前西药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中药制剂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3%~5%,其根本原因与目前中药新药质量标准低下有关(目前多数中药的质量控制指标与其有效性脱节,也与其安全性失耦联),也与目前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技术含量不高密切相关。

  1  中成药广泛用于临床,但缺乏指导其合理使用的实验依据

    中药是指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这种定义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中成药只限于中医院的中医师,而西医师就不能使用中药,但这种现象并不是真实的。近年来,中成药以其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而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随着国家对中成药开发的投入加大,中成药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有人统计发现中成药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使用比例约为12%~14%,这个比例仅次于西药抗生素的用药比例[1],提示,中成药并非只是中医院的中医师在使用,许多西医医生也在大量地使用中成药。进一步研究发现尽管中成药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分别按15.92%,16.56%,14.89%递增),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在医院的用药总量的比例却在逐年递减(2003年14.7%,13.12%,12.05%,11.59%)[1],可以看出,尽管我国是传统医药的大国,其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却是非常有限的,还不及西药一个品种的(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尽管中医院的构成比例较大,但是其使用总量有限,所以中医药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人们会惊讶地发现许多医生或患者不知道该如何使用中成药。临床上不合理用药就是明证,诸如药证不符,随意配伍用药,特别是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2]。造成上述情形的原因固然与临床医生的素质有关,更与中成药生产厂商在其产品说明书中所提供的信息有限明显相关。多数中药说明书未能完全列出处方的全部药材,更不用说主要成分了[3],有近半数的中药说明书没有描述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或对药理作用的叙述过于简单;仅极少数药物注明了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注明不良反应[4]。

    在没有必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指导的情况下,医生是无法合理使用药物进行疾病的防治的。

  2  中药药效学评价在中药新药开发中的作用及地位

    药物是用于防治疾病的物质。至于用于何种疾病的防治、如何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则是临床前药效评价应该提供的信息,是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运用的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药效学是研究药物的生化、生理效应及机制以及剂量和效应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确定新药预期用于临床防、诊、治目的药效;确定新药的作用强度;阐明新药的作用部位和机制;发现预期用于临床以外的广泛药理作用。

    中国古代为了明确一个药物的作用、作用特点,以及使用途径,常需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而当时的实验对象主要是人。尽管这种评价方法所取得的结果更接近于临床实际疗效,但是这种评价方法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这种方法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明证。另一方面由于人体的个体差异较大,条件不好控制,要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需要大量的样本;同时这种评价方法所得的信息也比较有限,如无法进行系统病理检测,对其作用机理分析也存在局限性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动物或组织、细胞代替人体进行新药临床前研究,运用动物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具有巨大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可以更严格地控制实验条件,把许多人体上非常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各种因素进行细微的探讨;二是可以缩短研究周期;三是应用疾病动物模型,可以系统地探讨药物的作用机理,反映其作用特点;四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反映实验效应的样本和资料;五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可能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鉴于临床前药效学研究的巨大优势和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非常关注新药的药理毒理研究。目前,SFDA根据不同来源将中药新药分成了9类,其中仅前六类属于新药范畴,除第9类(仿制药)没有要求药理、毒理研究外,其余各类药物均根据实际情况对药理、毒理研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5]。

    然而,目前中药药效学评价对中医临床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由于目前没有与证候相关的实验动物模型,也不清楚各种证候的特征性指标,因此,无法为临床提供具有建设意义的实验数据,不能有效指导临床医生正确选用药物。其研究结果不为中医医生所认同。

    目前中药药效学评价对西医的临床指导作用也是有限的。西医临床在选择药物时,常需根据疾病的发病机理,结合药物的作用特点,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但是,就目前的中药或天然药物的药效学评价结果来看,目前没有任何中药复方制剂的作用机理得到了阐明,许多药物的作用特点都没有得到显现,仔细查阅中药的说明书就会发现:尽管其组成完全不一样,其化学成分也明显不同,但是其药效学评价结果多相似,如抗炎作用就是具有抗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抗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等,至于通过何种途径达到抗炎作用的则根本没有相关的实验数据加以佐证。

    可见,中药药效学评价结果与临床疗效相差甚远是有原因的。

下一篇:补肾中药复方灌肠和灌胃对大鼠卵泡发育的影响

相关阅读

最新更新

柳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作者:石磊,张冬梅,齐洁,李建银,杨永建 【摘要】 目的首次提取柳茶中的水溶性粗多...【摘要】 目的研究复合法降解壳聚糖及降解产物的生物活性方法在纤维素酶降解的后期引...作者:赵祥升,侯大斌 ,舒晓燕 【摘要】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附子多糖含量的影响。方...作者:田鹏玮,刘同祥,杨芳,孙颖,张宗申 【摘要】 目的研究草酸在光照和不同温度条...【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肤敏对家兔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以家兔背部皮肤全层切...[全文] 2014-10-12

热门推荐

柳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作者:石磊,张冬梅,齐洁,李建银,杨永建 【摘要】 目的首次提取柳茶中的水溶性粗多...【摘要】 目的研究复合法降解壳聚糖及降解产物的生物活性方法在纤维素酶降解的后期引...作者:牛洪辉 ,杨亚蕾,苗明三 ,刘同祥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宁片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作者:赵祥升,侯大斌 ,舒晓燕 【摘要】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附子多糖含量的影响。方...作者:田登科, 陈刚领, 李亚娟, 胡送友, 刘俊,卞卡 【摘要】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Y...[全文] 2014-09-26

热门标签


  本文关键词:中药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1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51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a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