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少年烟草使用现状及吸烟影响因素分析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1.2.2 调查方法
1.3 指标定义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状况
2.2 黑龙江省青少年烟草使用情况
2.2.1 尝试吸烟率
2.2.2 现在吸烟率
2.2.3 二手烟暴露情况
2.3 烟草广告及促销暴露情况
2.4 青少年吸烟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吉华;邓发基;;从青少年吸烟影响因素看控烟履约策略[J];中国农村卫生;2016年05期
2 尼玛曲措;何芙蓉;雄辉;白国霞;李娟;周欢;;西藏自治区教师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年06期
3 白玉;吴苏河;;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青少年控烟情况调查[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5年01期
4 祝淑珍;杨树旺;夏江;姜垣;;武汉市医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年03期
5 王春田;;某省青少年被动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87期
6 肖辉;李学军;袁媛媛;高皓宇;陈晨;杨焕静;赵玺;张泽宇;王刚;顾清;;天津市青少年被动吸烟现状及干预策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年09期
7 刘明哲;李军;;某市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吴曦;杨焱;姜垣;冯国泽;南奕;;我国青少年被动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年09期
9 ;八部门联合发布控烟规划[J];中国卫生产业;2013年03期
10 郝素英;;中职生控烟刻不容缓[J];基层医学论坛;201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郑频频;上海市社区控烟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高嘉宁;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型在工作场所控烟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董彩婷;医院环境控烟干预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刘惠琳;中国省级控烟强度评价指标建立及验证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5 施莉莉;基于“框架效应”的控烟健康教育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6 周久顺;对医院烟草控制工作进行评估:采用定量和质性方法从多视角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周雷;吸烟归因死亡分析与烟草控制政策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李杰;安徽省马鞍山市老年人自我忽视影响因素的横断面及纵向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宝;河南省控烟重点人群吸烟态度和相关行为调查[D];郑州大学;2011年
2 吴曦;我国医生烟草危害的相关知识态度情况及其戒烟服务能力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3 刘于思;广东省居民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现况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5年
4 李斐斐;山东省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李琳;吉林省医疗卫生机构控烟干预效果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6 李秀菊;我国控制吸烟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王月;山东省建筑工地人群吸烟现况调查[D];济南大学;2017年
8 冯昱;天津市烟草控制系统的构建及实施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晶晶;医疗卫生机构无烟环境创建效果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10 吴迪;博弈论视角下的中国控烟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46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46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