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需视角的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1-11 03:23
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动分级诊疗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供需角度阐述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政策建议。目前需方研究多集中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知晓率、签约(续签)率和意愿、满意度等方面;供方研究多集中于签约服务主体(家庭医生团队构成)、激励机制、培养和教育、家庭医生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效果评估多基于需方角度。对此本文认为从供方研究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证研究缺乏,完善家庭医生激励机制和团队构成、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培养和教育等举措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尤为重要。
【文章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2020,23(2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需方(居民/患者)角度的研究进展
1.1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和签约意愿仍待提高
1.2 我国各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存在差异
1.2.1 我国不同省市签约情况差异较大
1.2.2 同一省市不同区域签约率存在差异
1.2.3 签约率的影响因素
1.3 基于需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评估研究
1.3.1 居民的就诊行为和治疗依从性有所改变
1.3.2 不同人群的健康结局有所改善
1.3.3 医疗费用的抑制成效初显
1.3.4 居民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1.4 基于需方研究文献的总结
2 供方(家庭医生)角度的研究进展
2.1 团队构成情况不一,但是家庭医生助理及上级医疗机构人员参与应成为发展趋势
2.2 家庭医生的培养和教育情况差异较大
2.3 家庭医生(团队)激励机制、支付方式改革相关研究不足
2.3.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政策贯彻不彻底,激励机制相关研究多源于理论分析
2.3.2 尝试转变家庭医生支付方式,但尚无实质进展
2.4 家庭医生工作满意度研究凸显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3 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京市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与签约现状调查[J]. 祝嫦娥,周丹丹,圣孟飞,宋宝香. 医学与社会. 2019(11)
[2]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家庭医生激励机制研究[J]. 练璐,邹慕蓉,胡丹,陈家应. 中国全科医学. 2019(28)
[3]基于医-护-助责任制的德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J]. 何志宏,王凌云,韩琤琤,高凤娟,刘菊红,张磊,马春红,温秀芹,谢研,马鹏涛. 中国全科医学. 2019(22)
[4]徐州市城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李秋粟,赵宏亮,黄文昊,卓朗,苗春霞,赵世鸿. 中国全科医学. 2019(31)
[5]家庭医生签约及社区首诊与居民医疗费用的关系[J]. 王良晨,赵新平,蔡敏,张耀光. 医学与社会. 2019(07)
[6]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筹资支付模式探索[J]. 殷涛,关梦然,尹德卢,鄂啟顺,陈博文. 中国卫生经济. 2019(07)
[7]健康乡村背景下北京市郊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 刘兰秋,曹文军,王晓燕,董屹,贾东梅. 中国全科医学. 2019(19)
[8]医疗机构患者政策认知对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分析[J]. 汪曾子,刘娅莉,蒋祎,戴骄阳,朱佳妮,蒲川. 卫生经济研究. 2019(06)
[9]我国家庭医生签约率的meta分析[J]. 张霄艳,张晓娜,方鹏骞. 中国卫生统计. 2019(02)
[10]基层全科医生的工作胜任度及满意度研究[J]. 刘姗姗,吴俊,李明,黄煊,严华,娄继权,梁鸿,张宜民. 中国全科医学. 2019(10)
本文编号:2969979
【文章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2020,23(2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需方(居民/患者)角度的研究进展
1.1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和签约意愿仍待提高
1.2 我国各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存在差异
1.2.1 我国不同省市签约情况差异较大
1.2.2 同一省市不同区域签约率存在差异
1.2.3 签约率的影响因素
1.3 基于需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评估研究
1.3.1 居民的就诊行为和治疗依从性有所改变
1.3.2 不同人群的健康结局有所改善
1.3.3 医疗费用的抑制成效初显
1.3.4 居民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1.4 基于需方研究文献的总结
2 供方(家庭医生)角度的研究进展
2.1 团队构成情况不一,但是家庭医生助理及上级医疗机构人员参与应成为发展趋势
2.2 家庭医生的培养和教育情况差异较大
2.3 家庭医生(团队)激励机制、支付方式改革相关研究不足
2.3.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政策贯彻不彻底,激励机制相关研究多源于理论分析
2.3.2 尝试转变家庭医生支付方式,但尚无实质进展
2.4 家庭医生工作满意度研究凸显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3 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京市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与签约现状调查[J]. 祝嫦娥,周丹丹,圣孟飞,宋宝香. 医学与社会. 2019(11)
[2]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家庭医生激励机制研究[J]. 练璐,邹慕蓉,胡丹,陈家应. 中国全科医学. 2019(28)
[3]基于医-护-助责任制的德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J]. 何志宏,王凌云,韩琤琤,高凤娟,刘菊红,张磊,马春红,温秀芹,谢研,马鹏涛. 中国全科医学. 2019(22)
[4]徐州市城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李秋粟,赵宏亮,黄文昊,卓朗,苗春霞,赵世鸿. 中国全科医学. 2019(31)
[5]家庭医生签约及社区首诊与居民医疗费用的关系[J]. 王良晨,赵新平,蔡敏,张耀光. 医学与社会. 2019(07)
[6]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筹资支付模式探索[J]. 殷涛,关梦然,尹德卢,鄂啟顺,陈博文. 中国卫生经济. 2019(07)
[7]健康乡村背景下北京市郊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 刘兰秋,曹文军,王晓燕,董屹,贾东梅. 中国全科医学. 2019(19)
[8]医疗机构患者政策认知对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分析[J]. 汪曾子,刘娅莉,蒋祎,戴骄阳,朱佳妮,蒲川. 卫生经济研究. 2019(06)
[9]我国家庭医生签约率的meta分析[J]. 张霄艳,张晓娜,方鹏骞. 中国卫生统计. 2019(02)
[10]基层全科医生的工作胜任度及满意度研究[J]. 刘姗姗,吴俊,李明,黄煊,严华,娄继权,梁鸿,张宜民. 中国全科医学. 2019(10)
本文编号:2969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96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