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Ang1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
发布时间:2025-07-03 04:59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及其受体(Tie2)表达的动态变化,为深入探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愈合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雄性SD清洁级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照射组,n=24,直线加速器产生β射线(45Gy)单次照射大鼠臀部皮肤40mmx40mm,建立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模型;烧伤组,n=24,将直径30 mm铜柱于100°沸水中放置15分钟,取出后在无外界压力下置于大鼠臀部皮肤8秒,建立深Ⅱ°热烧伤模型;对照组,n=6,正常大鼠。取不同时期创面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检测不同时相点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Ang1/Tie2和Ang1mRNA/Tie2 mRNA的表达。 结果:①免疫组化显示正常大鼠皮肤中Ang1、Tie2积分吸光度(A)值低表达;②照射组大鼠伤后1~5周Ang1的积分吸光度(A)值为0.130±0.012、0.170±0.013、0.192±0.072、0.213±0.061、0.225±0.0122;烧伤组伤后1~5周Ang...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5809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西门子PRIMUS直线加速器
图2大鼠β射线照射模型建立
图3大鼠烧伤后即刻创面
图3大鼠烧伤后即刻创面图4照射后5周创面未愈合图5照射后2周(HE×100)图6烧伤后2周(HE×100)
图4照射后5周创面未愈合
图3大鼠烧伤后即刻创面图4照射后5周创面未愈合图5照射后2周(HE×100)图6烧伤后2周(HE×100)
本文编号:4055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4055809.html
上一篇:64-DSCTCA扫描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