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KLF4-miR-195-5p-LAMC1”调控轴在胃癌增殖、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25-05-15 00:14
  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第四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据统计,2018年超100万例新增胃癌病例,死亡78.3万人。手术联合放化疗仍是胃癌的首选治疗手段,D2淋巴结清扫加胃切除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法。且近年来,胃镜检查的普及有效地提高了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和长期生存率,但胃癌预后仍不理想,尤其是腹膜转移患者,其积极治疗后的中位总生存期仅为15.6个月。此外,在临床中,尽管无远处转移(M0期)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好,但即使在相同的TNM期患者,生存异质性也较大。且由于消化道肿瘤的高侵袭性,大多数患者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失去了治愈性切除的机会。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探寻有效的治疗靶点。方法:1.首先从GEO数据库中选取GSE79973芯片,探究其中胃癌差异基因表达。GSE79973共包括了10对胃癌组织和邻近非肿瘤粘膜组织的表达数据。采用DAVID进行GO/KEGG聚类分析,以筛选差异基因富集的通路;并通过STRING进行蛋白互作分析,构建重要的基因表达簇。此外,通过GEPIA数据库验证GSE79973芯片中部分差异基因表...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3.4 KLF4靶向结合mi R-195-5p启动子区域。A.KLF4与mi R-195-5p启动子区域的潜在结合位点;B.ChIP实验证实结合位点;C.双荧光素酶验证Site1位点结果。

图3.4 KLF4靶向结合mi R-195-5p启动子区域。A.KLF4与mi R-195-5p启动子区域的潜在结合位点;B.ChIP实验证实结合位点;C.双荧光素酶验证Site1位点结果。

根据UCSC及JASPAR结果,我们明确了KLF4是miR-195-5p的上游转录因子,并预测了两个可能性最大的结合位点:Site1,位置为Chr17:7019491-7019502,碱基序列为GCCCACACCCAG;Site2,位置为Chr17:7018941-7018952....


图1.1 GSE79973芯片中1598个基因在差异基因主要富集的生物学通路。A.生物学通路(Biological Pathway);B.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

图1.1 GSE79973芯片中1598个基因在差异基因主要富集的生物学通路。A.生物学通路(Biological Pathway);B.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

共1598个基因在GSE79973中被证实为胃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条件:|logFC|>1,adjp<0.01)。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其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如图1.1所示,1598个差异基因主要富集的生物学通路(BiologicalPathway)包括:上....


图1.2 STRING蛋白互作预测结果并筛选细胞粘附相关的重要基因簇。A.STRING结合Cytoscape软件,共126个细胞粘附相关基因,筛选其中重要基因簇(黄色节点);B.Heatmap热图显示上述基因簇中ITGA2、LAMC1、THBS2、NID2、FN1表达水平

图1.2 STRING蛋白互作预测结果并筛选细胞粘附相关的重要基因簇。A.STRING结合Cytoscape软件,共126个细胞粘附相关基因,筛选其中重要基因簇(黄色节点);B.Heatmap热图显示上述基因簇中ITGA2、LAMC1、THBS2、NID2、FN1表达水平

通过蛋白互作预测工具STRING并结合Cytoscape软件,对上述细胞粘附方面相关基因(共126个)进行本体分析;筛选出其中排名靠前的细胞粘附相关基因表达簇,共包括5个重要基因,即ITGA2、LAMC1、THBS2、NID2、FN1等(图1.2A)。如图1.2B所示,我们通过....


图1.2 Kaplan-Meier plotter工具评估ITGA2、LAMC1、THBS2、NID2、FN1等5种差异基因的预后生存价值。A.ITGA2;B.LAMC1;C.THBS2;D.NID2;E.FN1

图1.2 Kaplan-Meier plotter工具评估ITGA2、LAMC1、THBS2、NID2、FN1等5种差异基因的预后生存价值。A.ITGA2;B.LAMC1;C.THBS2;D.NID2;E.FN1

如图1.3所示,通过Kaplan-Meierplotter工具评估了ITGA2、LAMC1、THBS2、NID2、FN1等5种基因的潜在预后生存价值。结果提示,ITGA2(HR=1.35,logrankp=0.037)、LAMC1(HR=1.38,logrankp=0.....



本文编号:4045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4045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b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