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萨特的自我和他人理论对唯我论的突破

发布时间:2024-01-27 01:13
  萨特的他人理论是其连接自我和他人及外部世界的桥梁,萨特在对他人理论的讨论过程中,着重解决了唯我论的困境,并阐述了这种困境的解决对于人类追求自由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澄清了萨特的他人理论对于唯我论困境的解决以及这种解决带来的影响,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先要厘清自我和他人是什么,自我和他人如何发生关系,自我和他人发生的关系内容是什么,然后解答这种关系又是如何突破了唯我论的困境,最后是这种解决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梳理了萨特自我的理论,这为他人理论做了铺垫,因为只有弄清楚自我的含义和特征,才能厘清自我与他人之间如何发生关系以及关系的内容。萨特的自我观念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胡塞尔的观点,所以在第一节中主要介绍了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与萨特对自我的定义,萨特通过对自我物质在场和形式在场理论的批判得出了自我应该是具有超越性的结论。随后过渡到第二节对萨特之自我的探讨,主要对萨特自我的特征做了总结,包括非先验、准对象性、非人称,这是之后探讨我与他人关系的必要步骤。讨论自我首先是因为我具有的性质为我能认识他人提供了前提,即自我的性质是注视发生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在...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自我的含义和特征——议萨特之自我
    第一节 自我的含义
        一、胡塞尔的先验自我
        二、萨特对于我的定义
    第二节 萨特自我的特征——非先验的、准对象的、非人称的
        一、自我是非先验的——先验自我无必要且有害
        二、自我是准对象性的——我以我思形式出现表现出绝对的内在性
        三、自我是非人称的——用具体经验可以重构未被反思的意识
第二章 自我和“他人”的相遇
    第一节 他人的出现——我与他人如何发生关系以及关系的内容
        一、注视是我和他人发生关系的方式
        二、“我的为他存在”是我和他人关系的内容
    第二节 萨特对康德、胡塞尔、黑格尔、海德格尔他人理论的批判
        一、萨特对实在论者的批判——身体不能成为主体间沟通的中介
        二、康德——纯粹主体不能代表具体个体
        三、胡塞尔——作为单子的自我和他人失去了独特性
        四、黑格尔——站在大全的角度而忽略特殊意识的循环论证
        五、海德格尔——在世的存在缺乏理论前提
第三章 萨特的他人理论对唯我论困境的解决
    第一节 解决唯我论困境的清障工作
        一、唯我论困境的解析
        二、解决唯我论困境的他人理论应当具有的特点
    第二节 萨特——用“注视”突破唯我论
第四章 萨特的他人理论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 萨特的主体交互理论带来的后果——他人即地狱
        一、萨特他人理论中“他人即地狱”的倾向
        二、“他人即地狱”并不是绝对的——对萨特的辩护
    第二节 通向自由的殿堂——萨特交互主体关系理论的实践意义
        一、自由的含义——完全内在性的非主题意识
        二、自由来自自我意识的透明性——从意识的透明性到自由的跨越
        三、萨特主体间交往自由理论的实践
    第三节 萨特的自我与他人的理论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本文编号:3886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86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b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