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佛系青年生活态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28 08:28
  青年的生活态度决定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影响其理想信念的形成,甚至进一步影响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佛系青年生活态度是在经济发展迅速、国外文化思潮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以及网络大范围普及下产生的,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征。虽不作为青年主流文化,但这种佛系生活态度与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是相背离的,若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影响到更多青年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佛系青年生活态度的研究,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文化哲学理论研究,有利于我们掌握新时代青年的发展动态并为青年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为构建新时代青年健康生活态度提供方法论指导,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本文从佛系青年生活态度与中国哲学、西方犬儒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入手进行研究,分析佛系青年生活态度与儒家倡导积极入世生活态度相背离,与道家消极避世生活态度、佛教淡然出世生活态度、西方犬儒主义有相似之处,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活态度相背离。佛系青年生活态度的现实表现为得过且过、消极悲观,部分青年沉迷于网络世界,崇尚极简的生活态度,不愿面对压力与竞争,丧失了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感,甚至远离现实世界。佛系青年...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对国内外佛系青年现状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佛系青年生活态度理论概述
    (一)青年亚文化与佛系青年生活态度
    (二)佛系青年生活态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三)佛系青年生活态度与西方犬儒主义的关系
    (四)佛系青年生活态度与马克思主义生活实践的关系
二、佛系青年生活态度的现实表现及其成因
    (一)佛系青年生活态度的现实表现
        1.放弃承担责任,个人主义凸显
        2.抗拒复杂生活,崇尚极简主义
        3.躲避现实社会,虚无主义漫延
        4.缺失理想信念,奋斗精神削弱
    (二)佛系青年生活态度的成因
        1.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群体化感染
        2.社会内卷严重导致压力剧增
        3.网络媒体发达造成生活错位
        4.价值认同危机引发青年焦虑
三、佛系青年生活态度的辩证认识
    (一)佛系青年生活态度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1.节制欲望,协助青年对抗物欲主义
        2.调整心态,帮助青年排解生活压力
    (二)佛系青年生活态度的消极效应
        1.滋生享乐主义,消解青年社会责任感
        2.背离主流文化,解构传统生活伦理
        3.阻碍理想实现,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四、青年健康生活态度的培育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引领,实践理性回归
        1.读原著、悟原理,补精神之“钙”
        2.实践理性回归,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二)传承优秀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华优秀文化熏陶青年品德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生活环境
        1.完善社会制度,引导青年正确看待主体意识
        2.加大支持力度,营造公平正义的青年成长环境
    (四)提升个人素养,形成健康生活态度
        1.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排解自身压力和焦虑
        2.培育健康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87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87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b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