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职称评审 > 教师职称 >

基于模糊决策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

发布时间:2017-10-24 20:05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决策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教师 指标 模糊综合评判 综合评判矩阵


【摘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虑政治表现及工作态度,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外语等因素,建立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模糊决策模型,在主观评价的基础上引入了客观评价法,以保证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客观、公正和科学性。
【作者单位】: 宜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关键词】高校教师 指标 模糊综合评判 综合评判矩阵
【分类号】:TP18
【正文快照】: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职称的评定是对教师各方面综合能力考核和认可,是高校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因此,公平合理地评定高校教师职称,将有利于教师工作科研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兴国;;建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一体化教学考核体系之构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杨斌;;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一种简单模糊数学模型[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3 臧振春;;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系统分析[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桂如;;数学建模方法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张彦林;;t检验在遥感数据建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3 赵娟;;学生宿舍设计方案的评价模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周梅军;朱宏;赵振国;张衡;;军用训练模拟器综合评估的模糊层次模型[J];兵工自动化;2009年05期

5 王博涛;舒华英;;基于生态模型的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王秀琴;;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刘淑荣;潘莹;;基于0-1整数线性规划的运动项目排序问题及LINGO软件实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8 陈楠;林宗坚;;人口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动力学研究[J];测绘科学;2006年04期

9 张娅莉;吕争;;信阳市居民购房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1期

10 王晓凉;黄晓波;王锐;;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房建东;;多目标模糊决策模型及其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应用[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王仰仁;刘斌;韩娜娜;;用水量预测模型选择的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汤仪平;间歇式染色过程织物色泽软测量系统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2 徐唐奇;农地城市流转中农民集体福利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刘曙光;小区育种播种机关键装置的设计与机理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陈楠;基于GIS的人口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5 苏惠敏;西安市数字城市工程地质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晓琴;南通市城市生态河道构建理论及其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黄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组织方法及实施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马可;基于热管技术的磨削弧区强化换热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傅瑞珉;集疏运系统背景下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楠;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模式对安置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钟宝;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文璐;基于3S的乡镇农业资源信息化技术模式与应用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缪丽娟;毛竹专题信息高光谱特征指数反演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李静;基于博弈论的企业供应链供需经济批量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尹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评教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冯志宏;基于模糊决策的中药新药研发项目评价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小云;温湿指数对生长肥育猪采食量和日增重的影响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安徽大学;2011年

9 马娟;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软件开发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管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志英;AHP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应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2 臧振春;;论高校教师选聘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3 孙守斌;李德胜;孟广武;;模糊综合评价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应用[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张文彬;李松林;余建坤;马锐;;多层次的FCE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应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生,刘彦生;矿山地面建筑工程投标估价方法的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2 任建设;UPS在工业监控中的应用[J];中国仪器仪表;2002年03期

3 滕雪梅;柔性装配系统的总体评价[J];机械;2005年S1期

4 李兴国;石勇;;决策网络计划中的方案决策问题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09期

5 陈洁;芮延年;;基于模糊理论非开挖机器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8年06期

6 何伟;任涛;;基于模糊推理的电网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08年09期

7 宋在仁;;模糊综合评判在凿岩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1988年02期

8 陈建春;;比较矩阵构造法及其在糊层次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89年03期

9 周明耀,陈平;灌区管理考核的递阶多层次群模糊综合分析方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6期

10 李燕杰,张长海,吴亚三;优化调配的模糊数学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国民;;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高压传感器特性辨识决策[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绪梅;冯地清;;利用多层神经网络实现核爆/非核爆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三)[C];1994年

3 江华;邱超凡;王建东;;模糊综合评估方法[A];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薛荆岩;孙来军;杨国辉;;基于多Agent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断路器故障诊断系统设计[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5 丁文飞;孙永全;郭建英;;数控系统故障模式模糊风险分析[A];2009年全国机械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萍;毕义明;刘卫东;;神经网络在导弹发射方式选择上的应用[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马凤梧;高玉彬;孙景彬;郭秀云;于素菊;;滚动轴承点蚀故障的模糊诊断[A];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苹;张昊;;扩展隶属函数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杨文东;蔡跃明;徐友云;;基于模糊评判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传输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洪军;吴];雷小军;卢秉恒;;RP&M网络化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怡之;面向智能服装的体域传感器网络信息融合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2 郝文育;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调度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郑松;啤酒生产过程优化和综合自动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张会福;数字制造系统资源共享理论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郭彬;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组网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治国;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磁浮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刘议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3 汪建飞;面向制造业信息化的资源建模和数据查询技术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俊新;火电厂辅机智能维修决策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王斌;机器人足球比赛态势分析与性能评测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金香;基于GSM的RTU及远动通道故障监测系统[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7 陆莹;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杨永旭;基于D-S证据和模糊集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算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9 唐广荣;基于模糊FMEA的FPSO原油洗舱惰性气体控制系统安全评估[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李阳旭;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综合评判方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90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1090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