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激励特征与现状浅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激励特征与现状浅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浅析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激励有效性表现特点及其实施现状。首先,考察高校教师群体和高校科研活动的特点,总结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组成与涵义。其次,直观地给出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自1986年改革以来的实施现状数据资料。加以探讨。再次,以激励理论为基础,探讨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激励特点。本文旨在为研究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激励作用探索新的角度。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称制度 激励特征
【分类号】:G645.1
【正文快照】: 当今,科学研究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占有突出地位。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9年数据[1],我国高等学校主持自然科学奖项目占总数57.1%,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占总数79.5%;高校承担各类科技课题33.4万项,获得各种科技成果奖励共计4 876项,其中国家级奖305项。出版科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霞;;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2 刘德岩;靳国兴;;构建优秀企业文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5期
3 孙楠楠;;餐饮企业组织忠诚实践的管理问题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1期
4 吴景聪;;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浅析[J];经营管理者;2009年24期
5 蒋敏;;论创新的长安企业文化对其企业发展的作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3期
6 陈锐;;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J];华章;2009年17期
7 郝贺,王冬梅,钱晓冬,刘远;高校人事管理中人员素质的考评方法研究[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8 马欣研;庄莉婷;;胜任特质理论在高校教师评价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9 杨汶;;试论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08期
10 王续琨;张春博;;科学技术管理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温恒福;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薛耀tD;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业海;SGA公司投诉管理中质量分析和改进[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廖婷婷;军民结合体制下三零集团的企业文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秀广;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陆军;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光;基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天津滨海新区外商投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刘亚恩;中庸思想在管理中的运用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7 舒畅;RK医疗集团的渠道管理策略[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邵明珠;A汽车零部件公司的薪酬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杨丹;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邱小燕;提高中小企业管理体系执行力[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宏;;浅谈职称与按劳分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5期
2 高百宁;;农技推广人员职称制度与职业生涯发展问题研究[J];调研世界;2010年01期
3 宋素芝;高百宁;;构建能力导向的职称制度[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10期
4 赵超;;我国将建立新型职称制度[J];共产党员;2009年21期
5 张松顷;;人才评价社会化与职称制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5期
6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0期
7 蒋斌仁 ,岳星;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的职称评价体系[J];才智;2004年11期
8 魏海波;;厘清学衔制度、学位制度、职称制度的几点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李应;;浅析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及其方向性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08年04期
10 杜宇;;2009年将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J];江西教育;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长根;;结构调整是教育创新的关键[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2 陈水华;;中国博物馆与全球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李湘萍;;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宋坪;;中医科普,走出雷人的误区[A];2010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余延青;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座谈会在我市召开[N];嘉兴日报;2010年
2 刘海明;职称制度:烫手山芋何去何从[N];济南日报;2005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邓小群;职称制度将被逐步淡化[N];深圳商报;2003年
4 蒋立新 赵国锋;临泽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N];张掖日报;2008年
5 记者 郑勇;我国将建立新型职称制度[N];工人日报;2009年
6 ;职称制度改革总体思路明确[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7 科文;职称制度改革五大亮点[N];广东科技报;2003年
8 梅志清 谢苗枫;广东进行职称制度改革[N];工人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颜维琦;评职称:何时不再“评人缘”、“评关系”[N];光明日报;2009年
10 周骁骏 刘伊莎;广西职称制度将进行四项改革[N];经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汤茜草;从“被中产”到“被消失的中产”:G市高校教师群体的住宅福利与阶层认同[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慧;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刘凤英;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教师培训与开发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江龙;CFO特征与职能效果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雪梅;高校教师群体结构现状与优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单丙波;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之变迁[D];山东大学;2008年
3 何永桂;试论实行“评聘分开”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模式[D];苏州大学;2007年
4 赵丽娟;广西中小学教师系列职称制度改革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孙福兵;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桂琴;福建省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发展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彦生;我国事业单位职称改革的现状及走向分析[D];郑州大学;2002年
8 张立福;试论实行“只聘不评”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D];吉林大学;2005年
9 杜海林;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杜松杰;Q市气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激励特征与现状浅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40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