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职称评审 > 职称改革 >

关于职称改革的新动向

发布时间:2018-03-23 05:18

  本文选题:职称改革 切入点:专业技术职务管理 出处:《黑龙江粮食》199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职称改革从1986年开始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制度不够完善。特别是人才评价与工资的待遇挂钩过紧,扭曲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把资格和职务混为一体,造成了人才密集单位的很多人失去评价的机会,而人才缺乏的地方又降格以求,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二是评审条件不硬化,各系列的特点不明晰,忽视了系列之间的区别和特点。在评价条件上,呈现两硬(学历、资历)两软(水平、业绩),使有学历、有资历但业绩平平的人,能顺利通过评审;而学历资历差一些,但业绩较强的人,则难以通过,降低了评价质量,导致在评价中论资排辈;三是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宏观控制不力,微观管得过细
[Abstract]: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title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osts in 1986,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One is that the system is not perfect enough. In particular, the evaluation of talents is too tightly linked to the pay of wages. It distorts the science and fairness of evaluation. By mixing qualifications and positions, many people in the talent intensive units lose the opportunity of evaluation, and the lack of talents reduces the scope to seek, which leads to a series of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Second, the evaluation conditions are not harde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eries are not clear, and the diffe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series are ignored. In terms of evaluation conditions, there are two hard (academic, seniority) two soft (level, performance), so that people with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qualifications but mediocre performance, Can pass the appraisal smoothly; but the person that the education qualification is inferior, but the achievement is stronger, it is difficult to pass, reduced the evaluation quality, has led to rank in the evaluation; third, the management method is not scientific enough. The macroscopic control is weak, the microscopic management is too small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粮食局职改办!150020 黑龙江省粮食局职改办!150020
【分类号】:C9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积极发展职工中等专业教育[J];成人教育;1983年03期

2 章崇义,邹勇;对“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质疑[J];江汉论坛;1985年03期

3 林栋梁;;试谈“调皮兵”的转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6年10期

4 高恒山;;全省高校职称改革工作会议在黑山举行[J];辽宁教育研究;1986年04期

5 温源彬;;思茅农中学生积极为农服务[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6年Z1期

6 冯泰;全国成人学校职称改革工作会在西安召开[J];中国远程教育;1987年06期

7 阎路增;搞好职称改革 加强队伍建设[J];中国统计;1987年07期

8 ;职称改革问答[J];中国统计;1987年11期

9 ;省教委召开全省中小学职称改革会议 全面部署教师职务聘任工作[J];安徽教育;1987年Z1期

10 ;国家物资局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J];中国流通经济;198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元炜;;空气调节应用和发展的回顾[A];首届海峡两岸制冷空调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2年

2 李启中;杨小倩;董宾;蒲国全;;市场经济与医疗设备的购置[A];新疆医学工程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1998年

3 ;天津市色谱科学技术公司简介[A];天津市第十二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风英;;船舶安全管理重在抓全员安全意识[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96年度学术交流论文集[C];1996年

5 ;前言[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6 任源博;;科技书刊责任编辑应提高政治素质[A];论责任编辑的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C];2000年

7 ;前言[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海涛;;序[A];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首届中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01年

9 游小波;;五缘文化力初探[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前言[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与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船舶机电分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文正;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N];安徽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金勇;我省出台继续教育规定[N];安徽日报;2000年

3 马维嘉 张荣胜;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N];安徽日报;2000年

4 ;我国职称考试规模超过高考[N];中国保险报;2000年

5 贺泰山;浙江滚动轴承公司纳才有术[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6 任立;全面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N];中国航空报;2000年

7 中房信网首席执行官CEO 刘军;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突破[N];中国建材报;2000年

8 晓沈;别具特色de澳洲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吴祖新;高等职业教育高在何处[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10 国土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N];中国人事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玉海;新经济时代支持创业的两种工具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龚托;对影响保险企业信息技术实施的主要因素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王彦生;我国事业单位职称改革的现状及走向分析[D];郑州大学;2002年

4 孙箭;航运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孙晋科;军队卫生专业技术干部训练考评系统[D];吉林大学;2004年

6 高向阳;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张学明;军队高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指标体系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8 孙道霞;军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寒娟;行政裁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张立福;试论实行“只聘不评”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52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zhichengaigedongtai/1652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f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