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的探讨
【摘要】:历史隐性知识产生于历史教与学的活动中,既包括难以用语言、文字及图表进行明确有效表达的历史知识,如:学习或教学的经验、灵感、体悟、技能、习惯、信仰等;也包括隐藏在历史教材中没有用文字明确表达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联系,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条件、目的、性质、影响、意义等。历史显性知识与历史隐性知识相对,是指的历史教材中出现的明确历史知识,两者共同构成了历史学科知识的总体,且历史显性知识根植于历史隐性知识,历史隐性知识也可以转化为历史显性知识。历史隐性知识,按照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存在于历史教材中的历史隐性知识和存在于师生身上的隐性知识;按照有效性进行分类,可分为有益隐性知识和无益隐性知识。它具有个体差异性、不确定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特征,且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大量存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中高考的要求下,历史教材中大量存在着历史显性知识背后的历史隐性知识;二,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和教师自身的局限,历史教师身上也存在着大量可开发的历史隐性知识;三,受认知发展水平、历史知识的内化、社会文化的影响,学生身上也存在着大量的历史隐性知识。论文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例,提出了开发中学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的基本策略。这既包括开发教师和学生身上的隐性知识,也包括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实施步骤。为了进一步实现有效教学,逐渐改变教师的历史知识观,倡导历史知识的创新与优质资源的共享,历史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有效性原则、规范化原则、实践性原则,如此,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为打造历史知识创新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 历史教学 隐性知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前言11-18
- 一、选题缘由11-13
- 二、相关文献13-16
- 三、研究方法16
- 四、创新之处16-18
-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的概述18-30
- 第一节 历史隐性知识的相关概念18-21
- 一、隐性知识18-19
- 二、历史隐性知识19-20
- 三、历史显性知识与历史隐性知识的关系20-21
- 第二节 历史隐性知识的分类21-26
- 一、有效隐性知识和无效隐性知识22-23
- 二、历史教材上的隐性知识和师生身上的隐性知识23-26
- 第三节 历史隐性知识的特征26-30
- 一、个体差异性26-27
- 二、不确定性27-28
- 三、社会性28
- 四、实践性28-30
-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的挖掘30-37
- 第一节 历史教材与历史隐性知识30-33
- 一、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要求30-32
- 二、教学目标的要求32
- 三、中高考的要求32-33
- 第二节 历史教师与历史隐性知识33-34
- 一、社会环境的制约33-34
- 二、教师自身的局限34
- 第三节 学生与历史隐性知识34-37
- 一、学生认知发展水平35
- 二、历史知识的内化35-36
- 三、社会文化的影响36-37
-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的利用原则37-42
- 第一节“以人为本”原则37-38
- 第二节 有效性原则38-39
- 第三节 规范化原则39-40
- 第四节 实践性原则40-42
-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的利用方法42-57
- 第一节 历史隐性知识的利用策略42-54
- 一、开发历史教师身上的隐性知识42-51
- 二、开发学生身上的历史隐性知识51-54
- 第二节 历史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步骤54-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中心教学模式”的尝试[J];教育评论;2000年06期
2 王虹,赵华;“3+X”方案与中学历史教学[J];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03期
3 马世锋,杜红梅;中学历史教学应注意处理好的几种关系[J];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09期
4 杨添辉;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与能力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5 杜世玲;略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兰州学刊;2000年03期
6 韩继萍;中学历史教学的“减负”应与“提质”并进[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S1期
7 孙双武;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引言的处理与尝试[J];教学与管理;2000年01期
8 李慧娟;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率的方式[J];教育评论;2001年02期
9 朱光明;浅析常用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特点[J];历史教学;2001年05期
10 杨洪林;中学历史教学与创新教育论纲[J];历史教学;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新和;;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材料教学[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郑慧日;陈雅;;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3 杨秉钧;;中学历史教学与育人——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4 彭明光;;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李琴;;中学历史教学的新突破——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朝祥;;论高师历史教学应对中学历史教学跨越式发展之举措[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7 方圣;;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历史教学[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8 云娜;;历史教学之我见[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9 徐晓清;;道德教育一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再度引起重视的问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孙明;;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句容市第一中学 陈健;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影响下的中学历史教学[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 李琳;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关爱生命教育[N];学知报;2011年
3 河北省 张腾;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N];学知报;2010年
4 济宁市市中区喻屯镇第一中学 杨正梅;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问题[N];学知报;2010年
5 平顶山市第五十六中学 谭海鹏;论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的几个问题[N];学知报;2011年
6 天水市麦积区龙园中学 武线英;也谈中学历史教学[N];甘肃日报;2009年
7 记者 朱萍 通讯员 曹佃福;教学科研相得益彰[N];连云港日报;2007年
8 延川县职教中心 任建安;谈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N];延安日报;2010年
9 李晓玉 武都区城关中学教师;关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思考[N];陇南日报;2008年
10 武都区滨江中学教师 何莉;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精神的运用[N];陇南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幼玲;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雪靖;影视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怀平;中学历史教学模式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龚兴德;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文物意识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姜元忠;南京地区的历史课程资源及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史春静;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才俊;中学历史教学“互动启发”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何永红;试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动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杨;影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5年
10 朱冰林;民国教科书中的学术与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11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01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