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基于博弈论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3 01:07

  本文关键词:基于博弈论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志愿填报 顺序志愿 平行志愿 博弈论


【摘要】:本文利用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对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进行了建模,其中顺序志愿与考前"猜分"填报和考后估分填报相结合,平行志愿与考后知分填报相结合。通过对收益矩阵的分析,分情况讨论了两个模型中纳什均衡的求取,从而让读者更加了解这两种志愿填报方式对考生决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将有助于考生更加理性地填报志愿,并为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邹城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志愿填报 顺序志愿 平行志愿 博弈论
【分类号】:G637
【正文快照】: 1引言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我国的高考制度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高考录取时难免出现各种问题,比较突出的有“高分低录”现象、“高分落榜”现象等。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经历了考前“猜分”填报、考后估分填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凤;;我国高校招生志愿填报机制的经济学思考——梯度志愿、平行志愿和实时动态志愿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2 闵水珠,李向晟,王亦倩;对于拒绝“第二志愿考生”的博弈论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3 钟笑寒;程娜;何云帆;;花落谁家——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的博弈模型[J];经济学(季刊);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翔宇;;基于博弈论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01期

2 康乐;哈巍;;高考志愿填报改革对录取匹配质量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年01期

3 冯金旭;;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数据分析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年15期

4 吴莹;;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和录取机制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4年05期

5 吴斌珍;钟笑寒;;高考制度与大学录取率的性别差异[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李小龙;谭静;徐升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路径:竞争和配额的折衷[J];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7 丘丽芬;;高考录取分数的经济学分析[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吴斌珍;钟笑寒;;高考志愿填报机制与大学招生质量:一个基于择校机制理论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9 李凤;;我国高校招生志愿填报机制的经济学思考——梯度志愿、平行志愿和实时动态志愿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10 郑碧霞;;我国高、中考志愿填报方式的博弈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凤;甘犁;杨小玲;;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录取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2 聂海峰;张琥;;“平行志愿”录取机制研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年02期

3 本刊评论员;;积极推进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改革[J];高校招生;2008年12期

4 聂海峰;;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么?——高考志愿填报博弈研究[J];南方经济;2007年07期

5 冯科;聂海峰;;高考录取机制的帕累托效率分析[J];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6 聂海峰;;高考录取机制的博弈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7年03期

7 聂海峰;;填报高考志愿哪种方式对考生有利?[J];南方经济;2006年06期

8 李生金,芮执俭;估分填报志愿符合甘肃省情——甘肃省高考填报志愿问卷调查与分析[J];人大研究;2005年06期

9 钟笑寒;程娜;何云帆;;花落谁家——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的博弈模型[J];经济学(季刊);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考试与招生》杂志6、7、8期合刊 志愿填报的“好参谋”——2014年(6-8期)杂志合刊介绍[J];考试与招生;2014年04期

2 鱼儿;逃离志愿填报误区[J];广东教育;2005年06期

3 张桦;志愿填报八项注意[J];高中生;2005年14期

4 本刊编辑部 ,阿点;志愿填报之激进三部曲[J];课堂内外(高中版);2005年04期

5 魏娜;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志愿填报“调剂”三提醒[J];高校招生;2005年11期

6 王均;;录取场报告——志愿填报三十六计(五)[J];高校招生;2006年Z1期

7 本刊编辑部;;志愿填报——语汇篇[J];广东教育;2006年06期

8 本刊编辑部;;志愿填报——技巧篇[J];广东教育;2006年08期

9 李振东;;录取场报告——志愿填报三十六计(七)[J];高校招生;2006年04期

10 李振东;;录取场报告——志愿填报三十六计(十)[J];高校招生;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艾福利;黄崇福;王蔚丹;;高考志愿填报风险评估智联网服务平台[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郑方贤;;完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的探讨[A];探索与创新——《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9年

3 王亚丽;;高考志愿填报中应注意的几个出问题[A];2014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钟笑寒;程娜;何云帆;;花落谁家——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的博弈模型[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邹平邋张孔生;本报记者探营志愿填报现场[N];扬州日报;2008年

2 张孔生;第一阶段志愿填报提交[N];扬州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郑璜;志愿填报,,如何不纠结[N];福建日报;2013年

4 北京商报记者 李立勋 杨春雨;志愿填报失误后选择复读需谨慎[N];北京商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赵晖;本市高中招生志愿填报及录取政策详解[N];天津日报;2014年

6 张春玲;城区高中志愿填报分四批次[N];黄石日报;2007年

7 熊丙奇;平行志愿填报只是高招改革第一步[N];东方早报;2008年

8 陈娟;高考提前批志愿填报开始[N];桂林日报;2008年

9 司文;没按规定时间填报视为放弃[N];西安日报;2008年

10 明月;高招第一阶段志愿填报今天确认截止[N];无锡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凤;高考志愿填报与录取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京;高考志愿填报中高中生自主选择能力的调查和培养路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霍煜;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招生考试工作中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3 陈国基;高考志愿填报者的报考行为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陈瑞全;新会区高考志愿填报协助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5 客宾;哈尔滨市中考志愿填报辅助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6年

6 白艳艳;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李健;高考志愿填报信息服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谢姗珊;场所依恋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马明明;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10 曾铮;基于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分析评估方法[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0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080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5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