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背影》和《父亲与我》看中西父爱文化的异同
本文关键词:从《背影》和《父亲与我》看中西父爱文化的异同
更多相关文章: 《背影》 奎斯特 拉格 母题 家庭教育 父子关系 父子俩 剪草坪 家庭生活环境 林海音
【摘要】:正常言道:母爱似海,父爱如山。父爱像母爱一样宽广深厚,神圣伟大。它不分时间、地点、种族、国界,备受中外作家关注,成了文学艺术的重要母题。朱自清的《背影》、诺奖得主瑞典作家派·拉格奎斯特的《父亲与我》就是这一方面的杰出代表。两篇散文都用朴实清新的文字,真切动人的画面,歌赞美好的父子亲情,感情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5102010201)研究成果
【分类号】:G634.3
【正文快照】: 常言道:母爱似海,父爱如山。父爱像母爱一样宽广深厚,神圣伟大。它不分时间、地点、种族、国界,备受中外作家关注,成了文学艺术的重要母题。朱自清的《背影》、诺奖得主瑞典作家派·拉格奎斯特的《父亲与我》就是这一方面的杰出代表。两篇散文都用朴实清新的文字,真切动人的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山;文贵有情——读朱自清《背影》断想[J];滁州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2 霍在强;《背影》的辩证艺术[J];潍坊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姚敏;《背影》后的思索[J];语文建设;2005年07期
4 熊政;;从《背影》的结构看事件发展式写作[J];写作;2008年05期
5 张斗和;;《背影》艺术探赏[J];文学教育(上);2008年02期
6 王爱珍;;《背影》教学设计[J];文学教育(下);2010年04期
7 曾富印;;从“父亲的五句话”谈《背影》的父爱[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4期
8 周志良;;《背影》中的六个“数”[J];才智;2012年05期
9 李红波;;重读《背影》[J];语文建设;2013年13期
10 陈焕新;父子亲情的文化意蕴──《背影》的重新解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娜;;《背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陈骏涛;;忆念与审视——评《过滤的阳光》[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3 邢华君;;架起心灵的桥梁——《背影》教学案例[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4 史永东;;感受真切的父爱——课后小练笔教学案例[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亮;为何说《背影》不健康?[N];深圳商报;2010年
2 子在渊;建议删除《背影》是哗众取宠[N];广州日报;2010年
3 邓辉林;从“《背影》被删”传言看“法不容情”的偏狭[N];深圳特区报;2014年
4 王传涛;为什么老担心《背影》被删[N];湖北日报;2014年
5 贵州省兴义市郑屯镇中学 杨云霞;浅析《背影》中的教学与审美教育[N];贵州民族报;2014年
6 ;从《背影》风波看人文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林 非;《背影》对于我的影响[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陈熙涵;关于亲情的文字,,《背影》之后我们读什么?[N];文汇报;2013年
9 甘谷县大石学区 汪进义;浅析《背影》一文的主题[N];甘肃日报;2010年
10 乔杉;《背影》“中枪”呼唤教材编写改革[N];工人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佳颖;朱自清《背影》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历史变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2 胡代华;朱自清《背影》阅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郭增民;语文教材中《背影》主题解读史[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森;微电影《背影》编导阐释报告[D];西北大学;2015年
5 高爱民;《背影》阅读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73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17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