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关系探究
本文关键词: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关系探究
【摘要】:新课程理念提出: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据此,文章结合一线教学实践,探索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关系:学生生活实践"语文化",成为语文学习的动机来源和参照标准;同时,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去关注形形色色的生活,品味丰富多样的人生,从而感悟、积累、丰富人生经验。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丰都县江池镇初级中学校;
【分类号】:G633.3
【正文快照】: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这是根本,也是基础。语文学习从生命开始,和实践同行,生活实践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无痕地注入富有时代气息的生活内容,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英;;浅谈教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闫守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论审视——兼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3 廖宣书;浅谈新型的师生关系[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4 桂维诚;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主客体及其关系[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张锦华,杨成全;正确处理物理问题与数学的关系[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6 杨明泉;对y=Asin(ωx+Φ)曲线及其函数表达式关系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03期
7 张明;浅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S3期
8 程坤;电解质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9 欧阳红;创新教育中应处理好四种关系[J];甘肃教育;2002年Z1期
10 达正花;浅析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索的关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晗;;“学困班级”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2 史海云;丁芳;;中学生学习归因的特点及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以苏州市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胥伟;;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4 刘幼红;;重视课堂以外的世界——陶行知教育思想之“生活教育观”有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左金荣;;现代体育教学重在创新[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欧列娜;;学生也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7 赵中美;;让“自主合作探究”在语文教学的天空翱翔[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张宏弟;;改善教学行为,优化学习过程——关于《溧水县中学生语文学科学习过程调查报告》的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黄曼君;;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世界的融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文绍连;;如何打造和谐语文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五十七中学 陈立芹;“不严格”也是一种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 崔琪;语文学习贵在五个“坚持”[N];北京日报;2005年
3 钟山区大湾矿学校 王禄应;语文学习的感知 理解和运用[N];六盘水日报;2009年
4 洛阳市新安县城关二中 陈秀荣;略谈当下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N];学知报;2010年
5 邳州市土山高中 陈玉源;浅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N];学知报;2011年
6 启东市汇龙中学 黄红;让语文学习在合作中出彩[N];江苏教育报;2009年
7 四川省内江市第十三中学 王敏;培养初一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意识尝试[N];学知报;2010年
8 新野县王庄镇 文华敏;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N];学知报;2010年
9 高伟;语文学习方法点滴谈[N];西藏日报;2002年
10 洪劬颉;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N];江苏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兆;基于问题提出的数学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雪莹;初中语文学习能力测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周燕;语文科文学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于龙;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晓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婕;我国文选型中学语文教材的结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2 朱启涛;论中小学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洁;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现状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丽霞;高中中国古代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潘永云;初中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世界的辩证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继山;闲暇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之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海银;试论中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金瑜;中学课堂心理气氛及其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亚克;高中学生的内/外向性格与外语学习水平及学习策略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戴琼;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及成绩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17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21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