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语文新时期小说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7 17:48

  本文选题:高中语文 切入点:新时期小说 出处:《淮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小说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学体裁,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备受学生的青睐。新时期小说作为小说中的一种类型,以其“百花齐放”式的风格被选入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培养学生欣赏新时期小说的能力是本论文写作的核心所在,要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让学生喜爱新时期小说,需要教给学生鉴赏新时期小说的方法,继而让学生养成阅读新时期小说的良好习惯。本论文以高中语文新时期小说教学为主要落脚点,以笔者所在地区选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模块的几篇八十年代的新时期小说的教学情况为对象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新时期小说当前的教学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原因,力图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等。试图从新时期小说的研究现状出发,结合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找到新时期小说的特点所在,从目前关于高中小说教学的研究成果中对新时期小说教学研究的价值做出分析。第二部分为新时期小说的选编及教学情况。首先对本论文中提及的新时期小说做一个概念界定,其次对新时期小说在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情况进行梳理,再次对选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的新时期小说的教学情况等进行调查,最后对《哦,香雪》一文的教学设计进行统计。第三部分是探讨新时期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原因。主要是通过对淮北市一所高中关于新时期小说教学情况调查结果和相关教学设计统计的分析,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发现目前新时期小说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思考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是研究新时期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主要就第二章总结出来的问题,结合阅读期待、文本特点、小说叙事等相关理论,提出新时期小说教学的解决策略,最终落脚到培养学生欣赏新时期小说的能力。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主要是分析该选题的价值以及文章的不足之处,并从选题出发对小说教学提出更好的展望。
[Abstract]:As an attractive literary genre, novel is favored by students i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As a kind of novel, novel in the new period is a kind of novel. The style of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has been selected into many versions of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core of this thesis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ppreciate the novel of the new era, so we should make students like the novel of the new period in a real sense. It is necessary 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appreciate the novel of the new era, and then let the students form the good habit of reading the novel of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several novels of the new period in 80s, which are selected by the author in the area of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t mainly expound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value of the thesis.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vel of the new peri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f the novel in the new period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lue of novel teaching in the new period from th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of novel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selection and teaching of novel in the new period. First, it defines the novel of the new period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Secondly, the selection and compilation of new period novels in various versions of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are combed out, and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new period novels in the elective textbooks of the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is again investigated. Finally, it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n < oh, The third part is to probe in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novel teaching in the new period and to explore the reasons. The third part is mainl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novel teaching in a high school in Huaibei city. Analysis of statistics of relevant teaching design, From the teaching goal,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so on, the author find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novel teaching in the new period. Part 4th is the effective strategy to study the teaching of novel in the new period. It mainly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second chapter, combining reading expectation, text characteristics, novel narration and other relevant theor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olving strategy of novel teaching in the new period, and finally com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to appreciate the novel of the new period. 5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main purpose is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this topic and the deficiency of the article. 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opic selec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better prospect for novel teaching.
【学位授予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维颖;新时期小说语言新信息初探[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李金涛;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影响[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年02期

3 汪丽景;论新时期小说的文化现象[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4 陈士部;新时期小说的一种独特的解读——评李永建《人的回归、发现和重塑》[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孙静文;新时期小说功利化取向的原因及其危害[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王文玲;;新时期小说儿童叙事的双重变奏[J];齐鲁学刊;2008年04期

7 王连英;;写实之外——论新时期小说的叙事转型[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宇文华生;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民族意识[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9 徐小斌;新时期小说作家与作品琐谈[J];内蒙古电大学刊;1989年09期

10 汪民安;;谈新时期小说的时代感[J];江汉论坛;199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何向阳;;怀旧:新时期小说情绪主题[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王世凯;;新时期小说语言转型之我见[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3 傅书华;;渗透与创新——试论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因素[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木土;捷克新时期小说拾遗[N];文艺报;2012年

2 李静;新时期小说研究的新视野[N];文艺报;2008年

3 肖远平;读《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N];文艺报;2008年

4 陈继会;“价值生活”与文学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贾平凹;他的洋让我喜欢而嫉妒[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徐启建;咀嚼苦涩的芬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王建旗;不要以为可以找到迷宫的出口[N];文艺报;2014年

8 潘晓生(作者单位:济南大学中文系);女性文学发展的轨迹[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波;城乡冲突:新时期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D];兰州大学;2011年

2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德军;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民俗记忆[D];兰州大学;2012年

4 周志雄;中国新时期小说情爱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金红;意识流艺术在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流变[D];苏州大学;2006年

6 王源;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齐亚敏;新时期小说中的未成年人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河;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文革”叙事[D];苏州大学;2007年

9 张连义;新时期小说中农民意识的现代转型[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际兵;悖谬与救赎[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茂兰;神秘文化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复归[D];苏州大学;2004年

2 宋拓瑞;新时期小说孤独儿童形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王磊;“草原”与“城市”的纠葛—内蒙古新时期小说中的“草原”意象和“城市”意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何萃;新时期小说中的农村出走女性形象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5 牛晓燕;新时期小说女性“等待”主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6 郭骁;新时期小说中女革命者形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7 王月;新时期小说的饥饿书写类型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8 林子力;论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偷窥”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黄燕云;中国新时期小说之残疾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金冬雪;高中语文新时期小说教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580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580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d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