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爱情作品的教育功能和教学策略探究
本文选题:高中语文 + 爱情作品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落实爱情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教科书上的爱情作品越来越多样化和全面性。入选的这些爱情作品对于扩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完善人格个性,提升审美能力,建立全息式爱情观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现代文学理论和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来探讨高中语文教材中爱情作品的语文教育功能和教学策略。文章首先探讨高中语文教材中爱情作品的语文教育功能,主要从三个角度入手:从爱情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究爱情作品的时代意义;从爱情美的角度研究爱情作品帮助构建正确爱情审美的意义;从人文价值构建的角度阐述爱情作品的道德内涵。然后指出现阶段教师对高中爱情教育引导的不足之处,探讨高中语文教材中爱情作品的教学策略,加强引导学生的爱情观。结语部分再一次说明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爱情作品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也为教师的自我提升提出了期许。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love education is a link in Chinese teaching. The love works in the textbook are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 and comprehensive. These love work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and the students' literary view, improve their personality, improve their aesthetic ability and establish a holographic love view. Learning Chines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is the main basis to discuss the language education func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y of love works in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The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language education function of love works in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mainly from three angles: from the angle of love education,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imes of love works; from love.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is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ove works to help build the correct love aesthetic, and to elaborate the moral connotation of the love works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istic value. Then, it refers to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eacher's guidance to the high school love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the love works in the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and strengthens the guidance of the students' view of love. In part, it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eaching love works in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and also puts forward expectations for teachers' self improvemen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一凡;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现状、症结与出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金一声,韦腾龙;高中语文学习常规的构建与实施[J];学科教育;2000年09期
3 曾洁;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之我见[J];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08期
4 卢八妹;高中语文科技创新教育探究[J];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04期
5 张宇;传承与创新——有感于高中语文课[J];语文建设;2001年10期
6 陆岩;对高中语文人文性的一点认识[J];职教论坛;2002年10期
7 ;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研制工作的说明(一)[J];语文建设;2003年09期
8 陈洁,胡迪明;高中语文教师不是“童子之师”[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王伟;;高中语文:运筹帷幄一盘棋——2002年广西省文科状元周剑之语文学习心得[J];教育与职业;2004年10期
10 ;本刊“语文讲堂”(高中语文)征文篇目[J];名作欣赏;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菊芳;;浅谈构建和谐的高中语文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2 刘军;;关于建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数字教材》的设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邹振锋;;探究性学习,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4 白小燕;;高中语文高效课堂谈[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5 陈冬梅;;《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服务意识与行为的研究》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6 秦恺;;简论学生作为研究者[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7 吴定彬;;高中语文选修课,究竟该怎么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陈伟;;新时期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报告[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高飞;;《诗经两首·氓》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第二单元 4课)[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10 刁玉平;;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问题[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省定襄中学 李明伟;浅析高中语文阅读的拓展[N];科学导报;2010年
2 许昌县一高 魏改霞;浅谈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N];学知报;2010年
3 田子华 青川第一高级中学;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N];广元日报;2013年
4 西藏拉萨中学 次旦卓嘎;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N];西藏日报(汉);2013年
5 吴川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易亚帝;粤西地区职业高中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N];湛江日报;2007年
6 郭铁良;一位老教师用“心”经营自己的全程记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江苏邳州土山高级中学 汤东梅;高中语文高效教学之我见[N];学知报;2010年
8 湖南省祁东县一中 李中友;关于高中语文新大纲[N];学知报;2011年
9 雷山县民族中学 吴念萍;在愉快中教学高中语文[N];贵州民族报;2014年
10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 曹仲华;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师素养[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永强;高中语文阅读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华;高中语文课堂表演式教学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林霞;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浏阳名人》的开发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梁龙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同步教辅读物的编写问题及对策研究[D];宁波大学;2008年
4 肖晶;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实施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林峰;乌海市初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衔接的研究和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肖江红;问题与对策:高中语文选修课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晓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呈现形式和内容设置[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白缦;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晓波;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21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92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