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探索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发布时间:2018-06-12 03:07

  本文选题:中小学数学 + 教学衔接 ; 参考:《学周刊》2017年11期


【摘要】:在中小学衔接方面,数学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对教学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此,数学教师必须从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时效性不足的原因入手,找到解决策略,从而实现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真正贯彻并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Abstract]:In the conne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which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In view of this, the mathematics teacher must start with the reason that the time effec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is insufficient, and find out the solution strategy,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and carry out the goal of 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临洮县刘家沟门初级中学;
【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项目《新课标下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课题编号:GS[2013]GHB0207)
【分类号】:G63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姜丽;;中小学数学教学无缝衔接的解决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6年28期

2 吕寻琛;宋清爽;;探索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时效途径和措施[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年01期

3 覃桂燕;;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课例探讨[J];广西教育;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东升;;探索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J];学周刊;2017年11期

2 杜胜龙;;论新课改下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J];学周刊;2017年08期

3 涂传山;;略论如何衔接好中小学数学教学[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年11期

4 刘晓玲;;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之我见[J];亚太教育;2015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贺欣新;;衔接得法 教学得益——试论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J];文理导航(中旬);2014年06期

2 考扶生;;浅谈如何解决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年08期

3 吴宝民;;多措并举架构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桥梁[J];数理化学习;2011年09期

4 李万章;;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惠文;冯文全;;中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误区种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石庭恺;;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之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11期

3 孙暾;;谈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五导”[J];教学研究;2008年02期

4 潘月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4期

5 巴桑卓玛;;推广理解型教学 优化全区中小学数学教学[J];西藏教育;2013年01期

6 张丽萍;罗成广;;对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认识[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8期

7 ;中小学数学教学现代化研究会在京成立[J];人民教育;1978年Z1期

8 南希·C·惠特曼 ,晓冰;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故事法[J];外国教育动态;1982年03期

9 刘新生;;山西省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年会召开[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1年01期

10 汪冰;;美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标准介绍及述评[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军;;关于计算机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5年

2 柳小梅;;挑战常规,追寻数学学习的“新生地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代钦;;试论日本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态兼论日本中小学数学教学模式[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启庶;;从珠算的本性看数学教育中一以贯之用珠算的可行性与优越性[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超;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N];伊犁日报(汉);2009年

2 驻马店市遂平县石寨铺镇一中 李爱玲;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培优转差问题的探究[N];驻马店日报;2014年

3 安塞县坪桥镇中心学校 陈秀秀;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N];延安日报;2011年

4 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中心小学 朱柯益;再议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N];科学导报;2011年

5 江都市第三中学 王文;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6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正宪 北京小学长阳分校 武维民;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什么?[N];光明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赵小雅;要明了数学的教育价值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李爱铭;小学数学,到底难不难?[N];解放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靳晓燕;教师不能当“铁路警察”各管一段[N];光明日报;2011年

10 孔凡哲邋杨述春;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未来发展趋势[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丹;交互式电子双板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彭丹;基于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2011)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3 唐会红;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08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008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8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