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意识与中学女生体育学习兴趣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中学女生 + 社会性别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纵观历史,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女性体育的发展一直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甚至一度停滞不前。古代的奥林匹克时代,不仅没有参加体育角逐的权力,甚至不可以当作观众。女性就已经被隔绝在体育之外了。当时错误的医学观点认为女性的身体结构不适宜进行体育活动,同时由于女性承担着繁衍后代的重要使命,女性的活动范围更被局限在家庭之中,由此形成了恶性的循环。我国古代的女子裹脚、欧洲女性的束腰等变成了女性的“标签”,这种身体上的摧残同时也限制了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尽管到了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女性逐渐走出了家门,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角色,但是老旧思想过于根深蒂固,女性始终没有摆脱文静、柔弱、被动的性别刻板印象。如今社会文化对于女性的规训和性别角色期许,成为女性体育参与和项目选择上与男性差异的根源所在。本文站在女性视角为了解中学女生体育学习兴趣和性别角色的关系,用《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量表》和中学生版的《CSRI-50性别角色量表》为工具展开问卷调查,并结合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调查了初高中共计600名女生的体育兴趣情况,对被试学生进行性别角色类型的分类,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分类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得到初中高中各年级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比例;初中、高中女生性别类型双性化较多,单性化类型数量显著小于双性化和未分化性别类型,并且男性化类型数量小于女性化类型。(2)随着年级的变化趋势,男性化比例在初中阶段变化不显著,总体变化比较平稳。双性化与男性化呈现出“镜像”变化趋势,未分化类型初一到高一阶段发展趋势平稳,高一到高三阶段比例呈逐步下滑趋势。可以看出,中学阶段女生性别角色类型多数为双性化和未分化,其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化类型和女性化类型。(3)在与体育兴趣的差异性分析后可得出结论:在初中和高中,不同性别角色的中学女生,其在体育兴趣各维度上有着明显差异,双性化和男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中学女生在体育学习各个维度上均值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性别类型,并且在四种类型之间两两比较过程中发现,初中女生在体育兴趣各个维度上,男性化和双性化类型与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存在显著差异,高中的研究结果同样显示出:除去高中的“关注体育”维度中四个角色类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它四个维度上男性化和双性化类型均与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两两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学阶段,男性化和双性化类型的体育兴趣水平要明显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其实这样的结果并不为奇,在当前的社会文化驱使下体育往往被贴上了“男性化标签”成为了男性的标志,女性在从事体育活动上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中学阶段女生性别意识刚刚初步建立,很多学生对男女性别没有一个完整、正确的认识,同时受到一定的性别刻板的影响,对体育有一定抗拒心理,害怕被身边的异性审视。学校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应该多从女生的角度出发,在教学态度和方法上也应寻求改进,力求改善中女生对体育的不完全的认识。
[Abstract]:In ancient times , women ' s physical structure is not suitable for sports activities . In the meantime , women ' s social status has been promoted , and women have taken more social roles . At the same time , the female ' s social status has become more limited in the family .
In the middle school and middle school girls ,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ypes .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太阳;;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4期
2 刘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韦枫;;激发体育学习兴趣的三个途径[J];今日教育;2006年11期
4 魏志刚;;怎样激发和培养体育学习兴趣[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3期
5 赵溢群;;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提高体育学习兴趣[J];宁夏教育;2009年Z1期
6 邱云生;;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探析[J];新课程(小学版);2009年01期
7 杨明;;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S1期
8 宋仪刚;;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年09期
9 郑卫东;;提高职业高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1年09期
10 吴晔;;因地制宜利用场地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J];教师;2013年2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洛川县凤栖中学 任鹏飞;怎样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N];延安日报;2011年
2 河南省永城市陈官庄乡中心小学 陈伟;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小学体育学习兴趣[N];学知报;2011年
3 临夏市第一中学 何通福;如何激发体育学习兴趣[N];甘肃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力文;山西省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育行为的相关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博;性别角色意识与中学女生体育学习兴趣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飞;西安市城乡6-7岁儿童个性对体育学习兴趣、态度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马亚南;体育锻炼对新疆牧区哈萨克族初中生心理指标影响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武文;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极限飞盘课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10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01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