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研究
[Abstract]:Ancient poe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he purpose of reading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is to make students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improve moral accomplishment and aesthetic tast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reading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is study,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methods are used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reading. Teachers mainly have the translation of ancient poetry dismemberment structure, not clear ancient poetry reading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lack of junior high school poetry reading process guidance. Students mainly have weak interest in learning, mainly mechanical recitation forced memory, and only in recitation accumulation of ancient poetry text, there are obstacles to transfer and us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study proposes solutions from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accurately grasp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ancient poetry and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clarify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reading, and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to the reading process of ancient poetry. As the main body of study, students should actively read the texts of ancient poetry, change their passive and lazy learning attitude, dig into the essence of ancient poetry culture,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questioning, broaden their own thinking and imagina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Improv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cultivate cultural literacy of ancient poetry. In a word,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and hopes to help teachers solve practical teaching problems.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3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益斌;古诗词教学如何激发审美自觉[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朱红英;古诗词教学浅谈[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3 周晓曦;;古诗词教学——朗读寻趣[J];大学时代;2006年09期
4 施茂枝;;疏言 显象 悟意 化言——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J];语文建设;2006年01期
5 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1期
6 毛学良;;关于新课标下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感受[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王晓枫;;古诗词教学中要重视培养朗诵能力[J];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黄吉鸿;;小学古诗词诵读创新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6年S1期
9 谢金辉;;“通读、通讲”的古诗词教学法[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3期
10 吴征翠;;古诗词教学中“读”的艺术[J];写作;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孙慧玲;;诗“情”+画“意”=诗意——浅论小学情景交融类古诗词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2 覃冬梅;;浅谈初中古诗词的鉴赏技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3 吕衡;;锦上添花——运用多媒体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将顶旭;;《忆江南》教学反思[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5 王春霞;;古诗词赏析技法例谈[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蒋瑞霞;;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A];2014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赵欣;;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思考[A];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张娟;;初中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之我见[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罗英;;阅读古诗 陶冶情操——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陈佩芬;小学生古诗词诵读“三要素”[N];江苏教育报;2012年
2 张家界四中教师 郑玉兰;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N];张家界日报;2013年
3 贵州省黔西县铁石中学 王杰;古诗词教学之我见[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芦艳 黄剑;古诗词走进海州小学校[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永年四中 陈付林;中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几个环节[N];学知报;2010年
6 上蔡县东岸乡大苏学校 黄翠平;如何培养小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N];驻马店日报;2014年
7 织金县龙场镇中心村小学 罗皎瑜;浅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修辞手法[N];山西青年报;2014年
8 广汉市七一学校 肖玲;浅析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N];学知报;2011年
9 海安县实验小学 张蓉;浅析古诗词教学的情趣化取向[N];江苏教育报;2013年
10 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章玲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点滴谈[N];绍兴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琦;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王艳燕;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于航;试谈初中古诗词情趣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凤娟;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反思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海波;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群伟;中职校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丽萍;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雒婷婷;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10 崔玉颖;文本互涉理论与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00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20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