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22:39
【摘要】:课后练习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能否有效利用教材中课后练习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更关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自2016年秋季学期起,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开始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就目前来看,新教材投入使用时间尚短,课后练习也还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和开发,对课后练习的有效使用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此,本论文以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后练习教学进行调查分析来展开系统性地研究。首先,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明确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在语文学习中重要地位,指出课后练习所具备的指引、巩固和检测三大功能,并介绍了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秉承新课标要求、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编写理念。其次,通过将部编本教材与之前使用广泛的人教版教材进行宏观和微观对比,最后总结出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兼具精简性与梯度性、练习训练突出探究性和实践性、注重传统文化继承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三大特点。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了解七年级师生使用课后练习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出师生对课后练习认知浅显、学生完成练习自主性较弱和课后练习延伸性不足等问题。最后,立足于部编本教材的特点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分别从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自主性、活用网络资源,拓展练习广度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对提供的策略附以相应的教学设计,以提高策略的可行性。
【图文】:

人教版,学生,良好习惯


人教版共设计一题,部编本设计两题。可以看出两文的理解。让学生进入角色给别人讲一讲济南的冬生理解,疏通课文大意。所不同,从表 2-7 中我们可以得知,人教版教材共析自己喜欢的文段。另外一题为写以秋天为主题的学生以自己家乡为背景,抓住特点写一段文字。相题更有针对性,要求也更加明确,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自然的良好习惯。部编本独有的一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可见部编本教材落实了对中学生的朗读要求,通过达能力更能通过对朗读来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材都分别设置了“读一读,写一写”,“读读写写”规范学生书写。

读写,学生,语文教材,良好习惯


赏析自己喜欢的文段。另外一题为写以秋天为主题的短文作题,让学生以自己家乡为背景,抓住特点写一段文字。相较于本的写作题更有针对性,要求也更加明确,,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热爱生活和自然的良好习惯。背诵题是部编本独有的一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中第的划分。可见部编本教材落实了对中学生的朗读要求,通过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通过对朗读来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语文教材都分别设置了“读一读,写一写”,“读读写写”题来字词,并规范学生书写。图 2-1 人教版《济南的冬天》读一读,写一写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沈坤林;奚素文;;课后练习:应凸显“学”的正确导向——以《品质》《老王》课后“文本研习”题为例[J];名作欣赏;2015年10期

2 朱昕昀;;浅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J];商;2015年07期

3 邓美红;;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使用的原则[J];文学教育(下);2014年03期

4 闵文国;;别让语文课后练习“退居二线”[J];教学与管理;2012年26期

5 温儒敏;;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1期

6 邝文法;;如何发挥课后思考与练习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0年01期

7 王清芳;;语文教科书中课后练习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研究——以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6期

8 葛敏芸;;加强课后练习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兰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设计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7年

2 刘媛;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7年

3 张科;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练习系统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4 石雪玲;台湾翰林版国中《国文》教科书课后习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5 徐亚W

本文编号:2665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665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c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