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体育运动对初中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自卑感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0-06-09 23:15
【摘要】:研究目的: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生理情绪的关系,是一种与社会相关系的生理情绪的反应,那是在人们互相交流合作的情感基础上建立和成长起来的情绪反应,属于人类独有的需求。本文在研究前人的基础之后,客观探索研究初中生的人际关系现状,分析目前初中生在体育运动、自卑感、人际关系这三方面的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和特征,并且剖析三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探究初中生的自卑感和人际关系之间的联系,并且分析研究了进行不同的体育运动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检验自卑感在体育运动影响初中生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模型,并揭示自卑感在体育运动与初中生人际关系关系的中介作用。为全面揭示体育运动提高初中生人际关系的生理机制做研究基础。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淮安市金湖县初中生,本文选择了问卷调查法、总结归纳法、数据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对体育运动的初中生的人际关系情况做调查,并对比数据得出结论。在深入探究初中生体育运动、自卑感、人际关系三者的整体现状上,展开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1)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初中生人际关系、自卑感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前者为正相关,后者为负相关,运动频率对人际关系和自卑感的相关不显著。(2)本研究通过对三者变量间采用回归检验以及路径分析,发现自卑感在运动量和人际关系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运动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有一部分是通过自卑感实现的(3)在运动时间适宜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运动强度可以改善自卑感困扰的初中生。(4)在本研究中,运动量和人际关系是正相关关系,自卑感在运动量影响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学生的运动量越大,即其每次的运动时间越长、一周的运动频率越高、运动强度越大,学生的自卑情绪越少,更加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因此能够更好的与别人进行人际交往。研究建议:(1)保证青少年运动时间和强度,提升运动效率。(2)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3)学校体育关注学生自卑感和人际关系。(4)建议学校提高初中生体育运动的强度。
【图文】:

折线图,自卑感,中介作用,初中生


倪才勇体育运动对初中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自卑感的中介作用能邋16.75±5.02逦13.47士逦11.73土逦10.76土逦6.88±3.04逦8.83*5.邋97逦4.邋71逦4.邋52逡逑分邋114.邋71土邋96.邋76土邋88.邋74土逦84.邋86士逦67.邋38土邋9.60*19.98逦26.92逦22.47逦22.45逦20.02逡逑:*表示邋PC0.05;邋**表示邋PC0.01。逡逑120-逡逑

折线图,均值,人际关系,运动时间


20.邋00土逦18.邋61±4.96邋17.22±5.10邋15.邋60土4.邋56逦15.邋76土邋07.40逦4.60逡逑37.邋00土逦35.邋17±9.邋79逦30.邋29士逦26.邋99土逦30.邋57士逦5.邋415.04逦10.84逦10.17逦6.74逡逑21.73土逦20.46±4.35逦18.47±4.邋74逦17.32±5.逦57逦18.邋33士逦3.7.邋57逦4.邋16逡逑15.邋07土逦14.邋93±3.26逦13.82±3.37逦12.邋66士3.邋79逦13.邋95土逦3.4.逦40逦3.邋35逡逑16.邋67土逦13.邋98±5_54逦12.90±5.37逦10.邋90±5.邋15逦10.邋10土逦6.5.逦70逦3.邋36逡逑110.邋47土逦103.邋15土邋92.邋70土逦83.邋47土逦88.邋71邋土逦6.邋536.61逦18.76逦24.55逦25.33逦17.27逡逑<0.05;邋**表示邋PC0.0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5.5;G804.8;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明;牛晓;;室内体育课教学应用与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12期

2 李长玉;杨国柱;;老年人心脏保护意识误区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7年08期

3 高言诚;;为什么心率能作为衡量运动强度的指标?[J];学校体育;1984年02期

4 王超;;过度运动会使人变笨吗[J];少儿科技;2016年12期

5 李广明;;脂肪肝患者的运动指南[J];家庭医学;2016年11期

6 刘丽华;;高血压病友如何科学运动(一)[J];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2016年07期

7 刘丽华;;高血压病友如何科学运动(二)[J];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2016年08期

8 马良坤;徐龙雨;;孕期运动会动胎气吗?[J];父母必读;2016年12期

9 吴宽宏;;风筝运动好处多,趋利避害促健康[J];中国老年;2016年08期

10 贺琳;;怎样走路才算锻炼[J];解放军健康;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东霖;付全;刘坤;;不同运动强度对个体行为控制导向的影响[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2 文红;郑劲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强度的个体化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范利君;陈学伟;安改红;申慧祥;王静;马强;;不同运动强度下摄氧量、心率、通气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A];2018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科技创新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4 张云;;也谈运动量和运动强度[A];《体育科研》1991年第2期(总第42期)[C];1991年

5 刘洵;D.A.Brodie;P.E.Bundred;;心梗患者康复期运动心肌缺血的预测方法及适宜运动强度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谢琴;;运动强度偏好与忍耐量表的介绍与初步检验[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李焕品;;第八届民族传统健身操运动强度的研究[A];2009全国运动生理学发展与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常慧;娄淑杰;;运动强度对幼龄大鼠海马神经再生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刘芹;柏开祥;程吟;陈健;;不同运动强度下人体能量消耗的计算及评价[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戴群;邢迪;;运动强度、持续时间与身体活动情绪体验的关系[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 史仍飞 硕士研究生 高泽林;运动之后要会“吃”[N];家庭医生报;2019年

2 徐蕾;最好的运动是步行[N];中国医药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王灿;不以跑量论英雄 运动强度是关键[N];中国体育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许译文 受访专家 艾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这才是健身房的正确打开模式[N];保健时报;2017年

5 薪跃;用运动打败“沉默的杀手”[N];中国体育报;2017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通讯员 高龙;跑步到底伤不伤膝盖?[N];南方日报;2017年

7 罗盘;适量运动缓解多梦失眠[N];中国体育报;2017年

8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 鹿斌 胡仁明;糖友运动有讲究[N];保健时报;2017年

9 见习记者 刘滔滔;运动,就一定会健康吗?[N];人民政协报;2003年

10 成辛;臂跑:随时随地进行[N];人民政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艳霞;运动引起的血流剪切力信号调控内皮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张茹斌;基于智能功率车的心肺耐力测试与训练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李红艳;户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4 王茂叶;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芳;中年人健身走、跑能量消耗评价模型的建立及验证[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6 韩从道;基于H.264的视频快速压缩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和彬;上海市综合性公园运动专用场地游憩度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2 倪才勇;体育运动对初中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自卑感的中介作用[D];扬州大学;2019年

3 戈鹏;不同训练人群肌氧饱和度与运动强度评价指标相关性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

4 刘钰;一次长时间跑步前后女性乳房运动特征及形态变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

5 张晓;动感单车运动对北京市中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

6 潘蓓;运动对社区老年衰弱发病风险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7 王s,

本文编号:2705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05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7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