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两步法制备硒化铟纳米片、光电特性的研究及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1:09
【摘要】:中学物理实验是中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与课本理论知识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也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标准,但是物理实验课程长期存在不被重视、模式僵硬死板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这将会对学生未来学习与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推进中学物理或者说基础学科实验课程革新与发展就显得很有必要。随着工业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全球进入经济急速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不断需求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的开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进而带来的生态与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人类的生存条件与居住环境带来的极大的损害。并且这些能源燃料不可再生且储量有限,因此人类对能源的迫切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迫使科学家们亟需寻找清洁、可再生的、环境友好的新能源。近年来,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光学等特性在光电化学储能、光电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得到初步发展与应用,但仍处于摸索与探究阶段。InSe作为一种重要的Ⅲ-Ⅵ族半导体,存在三种晶相(β,γ,ε)~([1]),这三种晶相结构与石墨烯结构非常相似,层间为六方结构,层与层之间依靠微弱的范德华力结合~([2]),是一种新兴起的层状二维材料,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少见的立方晶相。因其较窄的禁带宽度,良好的可见光吸收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与场效应晶体管(FETs)等其他领域,但因为其合成工艺较为复杂,制备要求较为苛刻,且价电子容易失配,易形成像InSe,In_2Se_3,In_3Se_4,In_4Se_3,In_6Se_7等不同化学计量比的半导体等特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1])。因此找到一种简单且成本可控的制备方法亟待解决。本文主要探究如何找到一种简单且高效的制备方法,主要通过简单的溶剂热-退火两步法成功制备出无规则纳米薄片,并且通过工艺优化,改变不同的溶剂与还原剂,优化溶剂热的时间,退火温度与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其光电响应特性,并且从光电流产生机理方面(结晶度、吸收、形貌以及阻抗)合理的解释了光电流密度提高的根本原因。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不同的还原剂(水合肼、乙二醇)与溶剂(去离子水、乙醇),探究不同还原剂与溶剂对材料、形貌以及性能影响,对不同还原剂与溶剂对其形貌与性能影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究以及不同还原剂与溶剂优缺点做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还原剂与溶剂在材料成核生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直接影响材料的形貌进而影响其性能;(2)找到合适还原剂与溶剂,成功寻找到合适的的制备方法,并对材料做一些基本的表征(XRD,SEM,EDS,TEM,HRTEM,XPS,UV-vis),进一步分析了材料的性能,结果显示,材料为目标材料InSe,但存在其结晶度不够高、形貌不规整以及光电流不够大等缺点;(3)针对合成出的材料存在的缺点,需要对制备方法进行工艺优化,通过测试不同制备条件下的光电响应特性,指导优化制备条件,包括溶剂热的时间(12 h、24 h)、退火温度(250℃、300℃)与时间(2 h、4 h、6 h),进一步优化其结晶度、形貌等来提升光电性能,约为15.9μA/cm~(-2),提高约2.8倍,并从光电流产生机理方面(结晶度、晶格缺陷、表面微结构、光吸收、阻抗)对光电流密度提高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4)通过自身科研经历与体会,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逐一提出一系列相应策略与方案,并且追赶科技的浪潮,将先进手段合理地引入课堂,为未来实验教学提供新思路。
【图文】:

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投资额,电力


1.1 引言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其消耗非常惊人,随之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空间带来了极大地伤害,而且这些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且储量非常有限,据 2010 年英国石油公司(BP)公布的全球三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与煤炭的储采量分析表明,储采年限分别为 46 年、59 年和 118 年,也就是说到本世纪中叶以后到下世纪初,人类社会将会面临化石燃料的短缺甚至枯竭这一重大问题,因此人类对能源的迫切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迫使科学家们亟需寻找清洁、可再生的、环境友好的新能源。这极大激发了科研工作者责任感和激情去研发寻找可替代的新型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等,而在众多新能源之中,资源量最大,分布最为广泛的能源是太阳能[3-5]。在新能源发展与探索的过程中,太阳能电池与光电化学储能发展最为迅猛,成为最具影响力研究热点之一。

形貌,制备方法,性能应用,脉冲激光沉积法


图 1.2 A 立方 MInSe2B 六方 InSe C 立方 InSe1.2 关于 InSe 制备方法InSe 发展到现在,主要制备方法有物理气相沉积(PVD)[20,21]、化学气相沉积法(CVD)[22,23]、Bridgeman-stockberger method[24-26]、脉冲激光沉积法(PLD)[27]、水(溶剂)热法[28-30]以及模板法[31]六种方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而且不同方法制备形貌与性能应用各不相同。而就目前的报道来看,气相法(CVD,PVD)在制备 InSe 方法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1.2.1 物理气相沉积(PVD)与化学气相沉积(CVD)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聚合物涂覆硅纳米片可望取代石墨稀[J];中国粉体工业;2017年02期

2 李健淋;闫理贺;司金海;侯洵;;新型二维材料碳化钛纳米片光限幅特性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年11期

3 郝慧;杨云;;金纳米片的制备[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8年03期

4 朱景春;;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8年07期

5 李俊怡;梁峰;田亮;张海军;;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8年05期

6 赵迪;柯瑞林;邹雄;毛琳;胡行兵;王金合;;氮化硼纳米片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16年12期

7 张震;于翔;刘飞;;产业化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研究进展[J];新型工业化;2017年01期

8 肖林平;刘敏;周丽萍;赖桂珍;黄锦贵;钟晨晨;;一步法制备单层二硫化钼纳米片[J];广东化工;2016年12期

9 邢国政;靳利娥;解小玲;张康;曹青;;碳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应用[J];炭素技术;2016年05期

10 邹润秋;秦文静;张强;杨利营;曹焕奇;印寿根;;银纳米片等离子体效应增强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性能优化研究[J];发光学报;201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志成;武祥;;生长在泡沫镍基底的炸圈状四氧化三钴纳米片及其较提高的超级电容器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分会:化学电源[C];2016年

2 陆迪灿;倪永红;;多孔磷化钴纳米片的合成及其超电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九分会:电化学材料[C];2016年

3 丁书江;;纳米片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和锂离子存储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分会:化学电源[C];2016年

4 张玉倩;张琦;翁丽星;宇文力辉;汪联辉;;量子点-二硫化钼复合纳米片用于癌细胞的靶向荧光成像和光热治疗[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C];2016年

5 梅旭安;梁瑞政;卫敏;;超薄水滑石纳米片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C];2016年

6 董宁宁;李源鑫;冯艳艳;张赛锋;张晓艳;范金太;张龙;王俊;;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纳米片的光限幅特性及其理论模拟[A];上海市激光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7 纪穆为;徐萌;刘佳佳;张加涛;;水相腐蚀法制备超薄二维单晶纳米片[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五分会:分子与固体化学[C];2016年

8 程裕鑫;吴德峰;姚鑫;丁昆山;周亚楠;;聚乳酸/石墨纳米片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A];第十二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杨晓华;杨化桂;李春忠;;{001}晶面主导的锐钛二氧化钛纳米片的热稳定性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小兰;师赛鸽;黄艺专;陈美;汤少恒;莫世广;郑南峰;;不同表面修饰对钯纳米片活体行为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霞;科学家利用超薄沸石纳米片造出高效催化剂[N];科技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波;二维MoS2纳米片研究获突破提振钼业股[N];中国证券报;2013年

3 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隗海燕;高灵敏度“电子皮肤”可以量产了[N];科技日报;2017年

4 冯卫东;新型透明塑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袁一雪;电子皮肤让触觉更真实[N];中国科学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张思玮;让氢来得更高效些吧[N];中国科学报;2019年

7 记者 刘霞;柔性电子材料破碎多次仍可恢复功能[N];科技日报;2016年

8 记者 张晔 通讯员 周伟;又薄又软的半导体新材料可制微纳光电器件[N];科技日报;2019年

9 记者 陈超;“光结构”让水随环境变化自由变色[N];科技日报;2016年

10 记者 李丽 通讯员 梁维源;深圳大学打开癌症治疗新思路[N];深圳特区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逢樟;金属硫化物/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碱金属离子储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洋;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催化和分离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3 李宏;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碳复合纳米材料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4 熊洁;微观界面设计在电化学析氢与析氧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年

5 张玉倩;硫化钼纳米片复合材料用于肿瘤和细菌感染的靶向光热治疗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

6 郭文;富氮碳基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电容性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7 邹璐;镍钴尖晶石的形貌调控及其在有机体系锂—空气电池中的催化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8 余春林;碳基过渡金属纳米片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9年

9 年佩;Co基ZIF膜的设计制备及其渗透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10 侯雨;多层复合纳米片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恒;低维层状二硫化铼纳米片光电解水制氢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2 张欢;基于原子力显微镜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摩擦性能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3 王博博;MoO_2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在电解水中的应用[D];湘潭大学;2019年

4 周恩民;NiO纳米片的电子结构调控及储能性能的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5 李敏;基于原子力显微镜MoS_2纳米片摩擦性能的各向异性行为[D];湘潭大学;2019年

6 朱凯民;二维SnSe纳米片的制备及其湿敏特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7 赵澍;FeF_3和FeF_2纳米片储能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8 李升峰;外场作用下二硫化钼纳米片光电性能及失效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9 石美媛;基于二维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过氧化物模拟酶的荧光检测新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10 樊闯;分级多孔结构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氧催化性能[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09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09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f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