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福祥;黄家凤;;大语文教学与市场经济[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2 廖照兴;;实践行知思想,构建“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观[J];福建陶研;2004年01期
3 郑绍红;;教学观念的要素、结构与发展[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4 盛怀甲;;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教育革新;2009年12期
5 蒋履嵩;;坚持“与时俱进”的“两课”教学观,搞好“两课”教学[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韦炳峰;;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11期
7 王宇婧;;高校钢琴教学观的革新与重构[J];艺术评鉴;2018年03期
8 吴贻谷;刘花元;;高等学校教学观中若干问题的认识及其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9 杨波;;深耕语文课堂,创新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观微》之美学观察[J];中国高新区;2018年13期
10 郑小波;;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腾飞;杜锦丽;;建立大扶放教学观 推进素质教育[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梁建平;;新型教学观建立的途径与策略[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3 黄明珠;;浅谈我的教育教学观[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C];2019年
4 习红英;王哲;;教师教学靠什么——个性化的实践教学观[A];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一等奖论文集[C];2016年
5 刘炳德;;我的教学观[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6 罗美亚;;如何转变农村教师的教学观[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三)[C];2005年
7 邓洪玉;申平平;李秀兰;李红娟;毕水传;史培国;;有效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营造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论文集[C];2017年
8 张有德;宋晓平;;儒家教学观与我国数学教学[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新征;;如何使教学设计成为有效教学导航[A];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10 陈伟;;浅谈我的小学数学教学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吴久宏;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N];中国教师报;2018年
2 邬艳霞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辽三小学教育集团;怎样为课堂铸魂[N];中国教师报;2017年
3 郑朝晖 上海市建平中学;让倾听成为教师的习惯[N];中国教师报;2017年
4 山东省泰安市教研室 许兴亮;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N];中国教师报;2017年
5 全国政协委员 钟秉林;促进“互联网教学”发展[N];江淮时报;2017年
6 山西省忻州七中 刘莹萍;浅谈如何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课堂[N];发展导报;2017年
7 纳雍县第五小学 邱军林;小议“自主解决问题”教学[N];贵州民族报;2017年
8 山西省浑源县中学 孟永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之我见[N];发展导报;2017年
9 彭艳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之思考[N];钦州日报;2009年
10 文县堡子坝乡堡子坪小学教师白相文;浅谈农村小学新课改[N];陇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柳士彬;遮蔽与澄明[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凯;教学作为德性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冯季林;教学的游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婧妍;余映潮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2 张琪琪;教学反思日志对新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年
3 梅若凡;微课教学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年
4 伍中芳;边远山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杨丽波;师范生教学机智的初步培养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年
6 熊炎华;孙双金“情智语文”教学理念及实践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9年
7 孙海涛;潘新和写作教学观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9年
8 黎虹;基于WEB3.0的个性化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年
9 王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年
10 余会梅;ACT-R理论在初中数学分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5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65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