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1-28 23:23
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已经成为科学教育改革中最受关注的理念之一。学生的科学探究因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科学探究的研究也得到了教育学、学科教学以及心理学等众多领域的关注,心理学领域对科学探究的研究与对科学思维或科学推理的研究是分不开的,并且在科学探究的策略与影响因素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以往研究主要是针对科学探究的不同阶段进行的,缺乏对科学探究全过程的整合研究,对科学探究的评价指标不一致;对学生科学探究的发展特点的研究较少;对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较少等。本研究首先对学生科学探究的实质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认为科学探究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活动,具有和问题解决相同的认知机制;其中认知策略是探究的核心;科学探究是一种积极的知识建构活动,建构过程中个体的科学认识论信念、对科学的态度、推理能力等起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对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作了进一步探讨。实证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研究一,采用计算机模拟的自我指导实验探究任务,任务内容为单摆实验和弹簧实验,要求被试自主探究影响单摆摆动频率和...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探究与科学探究
1.1 探究的涵义
1.2 科学探究的涵义
1.3 科学探究研究的三种取向
2 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
2.1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科学探究的实证研究
3.1 科学探究策略的研究
3.1.1 实验设计策略的研究
3.1.2 证据评价策略的研究
3.2 科学探究的影响因素研究
3.2.1 任务特征
3.2.2 知识
3.2.3 推理能力
3.2.4 科学认识论信念
3.2.5 科学态度
3.3 科学探究的研究范式
3.3.1 研究中使用的探究任务
3.3.2 科学探究的测量指标
4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4.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4.1.1 缺乏对科学探究实质的理论分析
4.1.2 对学生科学探究发展特点的研究较少
4.1.3 对科学探究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不足
4.2 本研究的思路
4.3 研究方法
4.3.1 理论研究法
4.3.2 计算机模拟法
4.3.3 实验法
4.3.4 测验法
4.3.5 访谈法
第二章 科学探究的实质——理论建构
1 科学探究心理机制的已有研究
1.1 Klahr和Dunbar的双重搜索模型
1.2 Kuhn的模型
1.3 Sloman的双过程模型
2 科学探究的实质
2.1 科学探究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活动
2.2 科学探究是以认知策略为核心的
2.3 科学探究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
第三章 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特点
研究一 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特点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研究工具与材料
2.3 研究程序
2.3.1 培训主试
2.3.2 施测程序
2.3.3 编码与计分
2.4 编码者信度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设计策略的类型及使用情况
3.1.1 实验设计策略的类型
3.1.2 实验设计策略的使用情况
3.1.3 实验设计策略水平的年级、性别以及任务难度的差异
3.2 证据评价策略的类型及使用情况
3.2.1 证据评价策略的类型
3.2.2 证据评价策略的使用情况
3.2.3 证据评价策略水平的年级、性别以及任务难度的差异
3.3 正确推论的结果
3.3.1 两变量任务中正确推论的百分比
3.3.2 三变量任务中正确推论的百分比
3.3.3 正确推论的年级、性别及任务难度的差异
3.4 探究过程中常见的错误
3.5 个案分析
4 讨论
4.1 关于探究策略
4.1.1 关于实验设计策略
4.1.2 关于证据评价策略
4.2 关于推论类型
4.3 关于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发展
4.4 关于任务难度
5 结论
第四章 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影响因素
研究二 中小学生科学认识论信念的结构与特点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程序
2.3 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科学认识论信念问卷》的初步分析
3.1.1 项目分析
3.1.2 探索性因素分析
3.2 《科学认识论信念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3.3 信度分析
3.4 中小学生科学认识论信念的特点
4 讨论
4.1 中小学生科学认识论信念的结构
4.2 中小学生科学认识论信念的特点
5 结论
研究三 中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的结构与特点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工具
2.3 程序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科学的态度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3.2 《对科学的态度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3.3 《对科学的态度量表》的信度分析
3.4 中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的发展特点
4 讨论
4.1 中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的结构
4.2 中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的特点
5 结论
研究四 不同任务条件下科学认识论信念、对科学的态度、推理能力与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关系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材料
2.3 程序
3 结果与分析
3.1 科学探究与科学认识论信念的关系
3.2 科学探究与对科学的态度的关系
3.3 科学探究与推理能力的关系
3.4 科学探究与科学认识论信念、对科学的态度、推理能力关系的整合模型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章 综合讨论
1 中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1.1 关于研究方法
1.2 关于科学探究的问题解决特点
1.3 关于科学探究的知识建构特点
2 本研究的意义及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2.1 研究的意义
2.1.1 理论意义
2.1.2 实践意义
2.2 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2.2.1 科学教学要重视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策略
2.2.2 科学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认识论信念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六章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两种不同视角[J]. 杜秀芳. 教育科学研究. 2009(04)
[2]科学思维的心理学探索[J]. 袁薇薇,吴庆麟. 心理科学. 2008(04)
[3]发现学习及其促进[J]. Zhe Chen,叶嘉雯,莫雷,温红博,王瑞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01)
[4]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量表的数学模型[J]. 唐剑岚,周莹,黄国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5]高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现状及对学习的影响[J]. 肖春梅,喻平,颜丽增. 数学教育学报. 2007(03)
[6]科学探究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视角[J]. 杜秀芳,张承芬. 教育导刊. 2007(06)
[7]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体系及其启示[J]. 罗国忠. 物理教学探讨. 2007(11)
[8]个体认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喻平,唐剑岚. 心理科学进展. 2007(03)
[9]多因素问题的科学探究[J]. 罗国忠.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02)
[10]科学探究的认知机制研究述评[J]. 杜秀芳,张承芬. 心理科学. 2007(02)
博士论文
[1]模拟视角下的探究教学研究[D]. 徐学福.西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小学生控制变量能力发展的案例研究[D]. 向远辉.广西师范大学 2005
[2]关于我国高中生认识论信念的初步研究[D]. 王婷婷.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05879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探究与科学探究
1.1 探究的涵义
1.2 科学探究的涵义
1.3 科学探究研究的三种取向
2 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
2.1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科学探究的实证研究
3.1 科学探究策略的研究
3.1.1 实验设计策略的研究
3.1.2 证据评价策略的研究
3.2 科学探究的影响因素研究
3.2.1 任务特征
3.2.2 知识
3.2.3 推理能力
3.2.4 科学认识论信念
3.2.5 科学态度
3.3 科学探究的研究范式
3.3.1 研究中使用的探究任务
3.3.2 科学探究的测量指标
4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4.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4.1.1 缺乏对科学探究实质的理论分析
4.1.2 对学生科学探究发展特点的研究较少
4.1.3 对科学探究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不足
4.2 本研究的思路
4.3 研究方法
4.3.1 理论研究法
4.3.2 计算机模拟法
4.3.3 实验法
4.3.4 测验法
4.3.5 访谈法
第二章 科学探究的实质——理论建构
1 科学探究心理机制的已有研究
1.1 Klahr和Dunbar的双重搜索模型
1.2 Kuhn的模型
1.3 Sloman的双过程模型
2 科学探究的实质
2.1 科学探究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活动
2.2 科学探究是以认知策略为核心的
2.3 科学探究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
第三章 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特点
研究一 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特点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研究工具与材料
2.3 研究程序
2.3.1 培训主试
2.3.2 施测程序
2.3.3 编码与计分
2.4 编码者信度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设计策略的类型及使用情况
3.1.1 实验设计策略的类型
3.1.2 实验设计策略的使用情况
3.1.3 实验设计策略水平的年级、性别以及任务难度的差异
3.2 证据评价策略的类型及使用情况
3.2.1 证据评价策略的类型
3.2.2 证据评价策略的使用情况
3.2.3 证据评价策略水平的年级、性别以及任务难度的差异
3.3 正确推论的结果
3.3.1 两变量任务中正确推论的百分比
3.3.2 三变量任务中正确推论的百分比
3.3.3 正确推论的年级、性别及任务难度的差异
3.4 探究过程中常见的错误
3.5 个案分析
4 讨论
4.1 关于探究策略
4.1.1 关于实验设计策略
4.1.2 关于证据评价策略
4.2 关于推论类型
4.3 关于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发展
4.4 关于任务难度
5 结论
第四章 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影响因素
研究二 中小学生科学认识论信念的结构与特点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程序
2.3 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科学认识论信念问卷》的初步分析
3.1.1 项目分析
3.1.2 探索性因素分析
3.2 《科学认识论信念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3.3 信度分析
3.4 中小学生科学认识论信念的特点
4 讨论
4.1 中小学生科学认识论信念的结构
4.2 中小学生科学认识论信念的特点
5 结论
研究三 中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的结构与特点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工具
2.3 程序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科学的态度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3.2 《对科学的态度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3.3 《对科学的态度量表》的信度分析
3.4 中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的发展特点
4 讨论
4.1 中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的结构
4.2 中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的特点
5 结论
研究四 不同任务条件下科学认识论信念、对科学的态度、推理能力与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关系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材料
2.3 程序
3 结果与分析
3.1 科学探究与科学认识论信念的关系
3.2 科学探究与对科学的态度的关系
3.3 科学探究与推理能力的关系
3.4 科学探究与科学认识论信念、对科学的态度、推理能力关系的整合模型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章 综合讨论
1 中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1.1 关于研究方法
1.2 关于科学探究的问题解决特点
1.3 关于科学探究的知识建构特点
2 本研究的意义及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2.1 研究的意义
2.1.1 理论意义
2.1.2 实践意义
2.2 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2.2.1 科学教学要重视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策略
2.2.2 科学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认识论信念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六章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两种不同视角[J]. 杜秀芳. 教育科学研究. 2009(04)
[2]科学思维的心理学探索[J]. 袁薇薇,吴庆麟. 心理科学. 2008(04)
[3]发现学习及其促进[J]. Zhe Chen,叶嘉雯,莫雷,温红博,王瑞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01)
[4]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量表的数学模型[J]. 唐剑岚,周莹,黄国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5]高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现状及对学习的影响[J]. 肖春梅,喻平,颜丽增. 数学教育学报. 2007(03)
[6]科学探究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视角[J]. 杜秀芳,张承芬. 教育导刊. 2007(06)
[7]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体系及其启示[J]. 罗国忠. 物理教学探讨. 2007(11)
[8]个体认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喻平,唐剑岚. 心理科学进展. 2007(03)
[9]多因素问题的科学探究[J]. 罗国忠.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02)
[10]科学探究的认知机制研究述评[J]. 杜秀芳,张承芬. 心理科学. 2007(02)
博士论文
[1]模拟视角下的探究教学研究[D]. 徐学福.西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小学生控制变量能力发展的案例研究[D]. 向远辉.广西师范大学 2005
[2]关于我国高中生认识论信念的初步研究[D]. 王婷婷.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05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00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