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09:10
  家庭教育是完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伴随并促进着儿童的成长与进步。家庭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形式,涉及家长的文化背景、教育观念、教养方式、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诸多变量。优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道德启蒙、角色意识以及社会化发展起着始源性、基础性、日常性的独特作用。本文基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变革的基本事实,以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为题旨,以中小学家庭和学校德育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及分析,对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予以理论阐述与调查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家庭教育基础是学校德育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并就如何优化现阶段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观念、评价、途径以及具体的教育方法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就如何优化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较具可行性的对策。本文的主体内容包含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主要对研究的缘由、目的、意义、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拟采用的方法作了概要式、前提性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实体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及家庭教育形态特别是不良家庭教育形态对青少年儿童道德成...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研究


所示,当儿童的自身道德行为与父母所期望的行为产生偏差时,无论是父亲还

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研究


针对当父母面对不听话的孩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40年德育理论研究的主题及进展[J]. 戚万学,唐爱民,韩笑.  教育研究. 2018(10)
[2]办好“人生第一所学校” 做好“人生第一任老师”[J]. 高德胜.  人民教育. 2018(19)
[3]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道德价值取向的演变及其超越[J]. 全晓洁,靳玉乐.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3)
[4]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J]. 高德胜.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1)
[5]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家庭德育策略[J]. 李积鹏,韩仁生.  现代教育科学. 2017(08)
[6]学校德育改革应该确立的四种意识[J]. 唐汉卫.  教育研究. 2017(06)
[7]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研究的社会学建构[J]. 唐爱民.  教育研究. 2017(06)
[8]家校协同德育的“公约数”初探[J]. 李渊博,邓靖.  教育科学论坛. 2017(08)
[9]场理论视阈下的家校协同德育研究[J]. 刘庆,曾辉军.  教育科学论坛. 2017(08)
[10]如何通过家校协同教育开展德育工作[J]. 翟鹏举.  西部素质教育. 2016(24)

博士论文
[1]乐与道:荀子乐论研究[D]. 李慧子.山东大学 2015
[2]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 张琰焱.华东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儒家文化底蕴下韩国家庭道德教育的启示研究[D]. 吴峥.河南工业大学 2015
[2]日本学校、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研究[D]. 康健佳.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朱艳.曲阜师范大学 2012
[4]当前青少年流行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 刘敏.山东师范大学 2010
[5]高校家校合作的德育策略研究[D]. 汪增荣.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韩国当代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研究[D]. 谭菲.广西师范大学 2008
[7]美国学校德育研究[D]. 贾仕林.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论新型教师权威[D]. 孟庆芬.首都师范大学 2006
[9]中国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的影响[D]. 李韧青.湖南师范大学 2005
[10]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历史沿革初探[D]. 徐宇清.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47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347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5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