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布时间:2017-05-14 08:14

  本文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导入环节是教学的首要展示行为,虽然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它却对能否调动学生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化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在片刻之间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和轻松愉快、教学相融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注意力,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是学生主动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而目前,在新课程、新高考的背景下,学术界对于导入环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这几个学科上,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环节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导入环节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结果。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了当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本文除了引言之外分三部分进行论述,分别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相关问题,具体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含义、基础理论和优化导入环节的意义。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概述了导入和导入设计的内涵。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基础理论,本部分分成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而思想政治课导入就是要努力创造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从而最终达到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认为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介绍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同时又包含正式学习知识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能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组织和纳入于自己的原有知识结构中。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从美学方面入手,论述了导入的美对于达到政治课教学的良好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优化导入环节的意义从贯彻新课标要求,学生、教师自身和学校的政治教学四方面进行了论述:优化导入环节是贯彻新课标要求的具体实施;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政治课学习热情;提升教师素质,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第二部分解读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环节中存在的四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方式单一导致缺乏趣味性、语言枯燥导致缺乏生动性、流于形式导致缺乏针对性、远离生活导致缺乏新颖性。而导入环节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教育理念不正确,忽视导入环节、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相关理论和经验缺失、教师思维形成定式,不变通。第三部分从贯彻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设计的原则和导入设计的具体策略两方面详细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对策建议。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趣味性原则;从课程的需要出发,针对性原则和导语要短小精悍,精简性原则。同时,在导入的具体策略方面,本文结合自身具体的教学事例,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分别有以直观刺激为载体,开展多媒体导入,结合学生自身喜欢直观刺激的实际,利用当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具体分析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导入;以翻转课堂为支撑,发挥学生主体性导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挖掘学生自身的特长进行导入,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生成教学为依据,运用即兴式导入,教学与其他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学对象人,预设和生成是教学的两大过程,要抓住时机进行即兴式导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增强教师的威信;以情境教学为平台,进行情境导入,学生每天也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利用学生最熟悉的各种情景进行导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导入 问题 解决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1
  • 引言11-15
  • (一)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11-1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四)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4-15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相关问题概述15-21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含义15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理论基础15-17
  • 1.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15-16
  • 2.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16
  • 3. 黑格尔的美学理论16-17
  • (三) 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意义17-21
  •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的要求17-18
  • 2. 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18
  • 3.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政治课学习热情18-19
  • 4. 提升教师素质,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19-21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1-26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存在的问题21-24
  • 1. 方式单一导致缺乏趣味性21-22
  • 2. 语言枯燥导致缺乏生动性22
  • 3. 流于形式导致缺乏针对性22-23
  • 4. 远离生活导致缺乏新颖性23-24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4-26
  • 1. 教师教育理念不正确,忽视导入环节24
  • 2.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相关理论和经验缺失24-25
  • 3. 教师思维形成定式,不变通25-26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对策建议26-36
  • (一) 贯彻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设计的原则26-28
  • 1. 从学生实际出发,生活性原则26-27
  • 2. 从课程的需要出发,,针对性原则27-28
  • 3. 导语要短小精悍,精简性原则28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设计的具体策略28-36
  • 1. 以直观刺激为载体,开展多媒体导入29-30
  • 2. 以翻转课堂为支撑,发挥学生主体性导入30-32
  • 3. 以生成教学为依据,运用即兴式导入32-34
  • 4. 以情景教学为平台,进行情境导入34-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39
  • 附录39-41
  • 后记41-4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雪梅;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初探[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孙育红;;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培训感悟[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11期

3 许欢科;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之我见[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4 谢燕贞;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度”的控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2期

5 谌涛,黄春梅;高中思想政治课诊断式教学法初探[J];教学研究;2005年04期

6 吴燕萍;;高中思想政治课趣味性教学方法探索[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吴克让;;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激发[J];职业技术;2006年12期

8 刘思宁;;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苏洪曲;;转变观念贯彻始终,研究教学坚持不懈——在四川省高中思想政治课展评活动上的总结讲话[J];教育科学论坛;2008年03期

10 周荣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使用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志芬;;高中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吴正勇;;浅论遂宁一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分层次教学模式[A];中国名校卷(四川卷)[C];2013年

3 吴正勇;;浅论遂宁一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分层次教学模式[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4 王芳芳;;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哲学与生活》第四册 第九课第一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案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5 吕培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4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学案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6 王印;;打造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刍议[A];2013年1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段创辉;;思想政治课教学之我见[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沁阳市一中分校 崔廷常;高中思想政治课材料题浅探[N];学知报;2011年

2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中学 张莉萍;浅谈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N];广元日报;2012年

3 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汤先刚;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前准备[N];学知报;2010年

4 朱泳武;高中思想政治课越上越“活”[N];解放日报;2003年

5 泗阳县致远中学 韩广军;高中思想政治课评价的发展趋势[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6 高邮市第一中学 孙巧萍;培养学生更好地“思”和“想”[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7 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 田锡海;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创新[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林广静;思想政治新课标标准浅析[N];吉林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巧蕊;宁德市高中思想政治课若干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缙若;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胡萍萍;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D];宁波大学;2008年

4 刘金花;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本课堂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唐君勇;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孙园园;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夏蕾;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现状、成因及对策探讨[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鑫;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毛江红;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琼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生命教育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64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