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探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教科书 习题设计 习题使用 习题改进
【摘要】:作为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科书习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但是,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习题并没有得到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历史教科书习题的设计和使用还存在着巨大的改进空间。本文回顾了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的发展历程,概述了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的研究现状,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的形式,对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设计的功能、原则、特点、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设计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 习题设计 习题使用 习题改进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11
- 1 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的发展历程11-17
- 1.1 历史教科书习题的出现11-12
- 1.2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教科书习题的发展12-15
- 1.2.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习题正式出现12-13
- 1.2.2 第二阶段:20世纪 70-80年代——传统习题的形成13-14
- 1.2.3 第三阶段:20世纪 90年代——新习题的萌芽14-15
- 1.3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的新发展15-17
- 2 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设计分析17-30
- 2.1 习题设计的功能17-24
- 2.2 习题设计的原则24-26
- 2.3 习题设计的特点26-28
- 2.4 习题设计的栏目和类型28-30
- 3 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使用情况调查分析30-38
- 3.1 调查问卷设计30
- 3.2 调查数据分析30-38
- 4 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习题设计改进的建议38-42
- 4.1 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38
- 4.2 联系社会现实38-39
- 4.3 习题类型多样化39
- 4.4 习题难度层次化39-40
- 4.5 有效引入历史材料40-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益成,钱晨红;发挥历史教科书中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王升华;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几点思考[J];历史教学;2002年12期
3 朱煜,张连生;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向[J];历史教学;2003年02期
4 范红军;试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中的已知结构和未知结构[J];历史教学;2003年04期
5 唐淼淞;浅谈历史教科书的“材料”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4年22期
6 苏明飞,张晓菲;对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问题的考察[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7 何成刚,李杰;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风波述论[J];历史教学;2005年09期
8 杨彪;;日本新历史教科书中战争记述问题及背景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0期
9 刘琪;;历史教科书问题还没有终结——2005年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选用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0期
10 冷伟;;中国历史教科书:让学生正确认识抗战历史[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孝迁;;晚清中小学国史教科书述要[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步平;;评扶桑社《新历史教科书》的历史观[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3 卞修跃;;历史教科书问题:战后日本国家的历史认识[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4 雷慧英;;日本的中国观变化及其原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谭静;;漫画与历史教学[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培礼;;历史文化与写作 关于历史教科书编写不足的一点看法[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谷秀青;;北洋军阀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A];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安;关于历史教科书的思考[N];团结报;2007年
2 记者 高浩荣;韩民众要日重新修改历史教科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闫鸣;樊树志先生是如何编著历史教科书的?[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高兰;历史教科书:中日和解重要一步[N];解放日报;2012年
5 程映虹;“异议分子”的美国历史教科书[N];东方早报;2012年
6 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长 葛剑雄;历史教科书的“底线”[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生 张迎来;两岸合编历史教科书的现实困境[N];团结报;2013年
8 记者 王大军;拒绝采用歪曲历史教科书[N];人民日报;2001年
9 葛兆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10 日宣;正义的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柯劲松;二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怡;当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杨;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史料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友军;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4 余孟孟;历史教科书语言表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秋萍;现行上海版与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贾泽众;试论韩国新右派历史教科书问题初探[D];延边大学;2015年
7 黄开月;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晓荣;台湾地区高中历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马英;从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看中美历史教科书编写之异同[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佳琴;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选择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90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59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