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最后一课》在百年教科书中的呈现形态

发布时间:2017-08-14 03:04

  本文关键词:《最后一课》在百年教科书中的呈现形态


  更多相关文章: 最后一课 法国著名作家 呈现形态 文道统一 民族精神 人文精神 五四新文学 经典名篇 爱国主义教育 都德


【摘要】:正早在1902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就提出":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1]胡适在1912年翻译了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1914年翻译了《柏林之围》。然而,在五四运动以前,国文教科书仍是"文言一统天下",《最后一课》也不可能入选教科书。五四运动"反对文言文,倡导白话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关键词】最后一课;法国著名作家;呈现形态;文道统一;民族精神;人文精神;五四新文学;经典名篇;爱国主义教育;都德;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新发展”(课题批准号:CHA160215)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633.3
【正文快照】: 早在1902年,梁启超在年文道之争。《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中就提出“: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1]胡适在1912年翻译了法国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颂善;质疑《最后一课》[J];语文建设;2003年09期

2 格永泉;最后一课[J];中等职业教育;2003年03期

3 苏晓萍;珍爱你身边的美——浅议《最后一课》[J];教学与管理;2003年09期

4 王瑜;从《最后一课》看中日两国语文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0期

5 宋寅展;;《最后一课》的艺术特色[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6 田秉锷;学生·孩子·朋友——从称呼的改换谈《最后一课》抒情的含蓄[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7 王淑琴;;我的“最后一课”[J];人民教育;1986年09期

8 刘燕敏;最后一课[J];少年读者;2005年02期

9 都德;最后一课[J];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2005年Z2期

10 刘燕敏 ,黄虹;最后一课[J];今日中学生;2005年2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扬子;“合成毕业照”失败的“最后一课”[N];天津教育报;2013年

2 特约报道 王信宝 赵燕燕;毕业“最后一课”[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赵婀娜;读懂大学“最后一课”[N];人民日报;2013年

4 毛建国;别让良知成为“最后一课”[N];工人日报;2013年

5 冀北仁;学会造假才能毕业,,令高校羞愧的“最后一课”[N];科技日报;2013年

6 ;大学校长们的最后一课[N];科学导报;2013年

7 山东省费县 刁博;清华最后一课 展现大学风采[N];中华读书报;2013年

8 左中甫;从“最后一课”汲取向上的力量[N];南京日报;2014年

9 王丰丰;“最后一课”教授,人也可以这样离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宋青;担架上的“最后一课”[N];光明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670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670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3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