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日语教科书的文化本位及教学
本文关键词:论中学日语教科书的文化本位及教学
【摘要】: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外语教科书应以外语所属文化为主,充分体现外语文化,结合文化来讲授语言、呈现语境,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该外语。然而,中学日语教科书长期脱离日语文化,导致文化本位缺失。教科书和教师也始终为"思想教育"和"政治立场"所左右,面临"两难"境地。因此,教科书和教师都要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和开放的心态,增加日本文化教学内容,举办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以语言为基础,文化为动力,寓教于乐。
【作者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 中学 日语 教科书 教学 文化本位
【分类号】:G633.46
【正文快照】: 从影响一个时代普通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趣味以及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说,教科书不可轻视。正因此,有学者曾仿照梁启超的说法,将学校、辞书、教科书作为另一个“传播文明三利器”[1]。教科书使用面广、影响大,但是相关研究却较为薄弱,对中学日语教科书的研究则更为薄弱。这与设置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小沙;应重视对高年级学生日语副词学习的指导[J];日语知识;2000年06期
2 刘君梅;边防日语教学的几点设想[J];武警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丁贤土;日语“可能”的表达方式及其教学难点[J];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01期
4 陈桂昭;谈职高日语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运用日语的能力[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03期
5 汤金树;日语猜谜[J];日语知识;2001年10期
6 吴英杰;论计算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03期
7 罗萍;关于“疼痛”的日语表现形式[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徐一平;中国的日语研究史初探[J];日本学刊;2002年01期
9 牛虹;开放教育中日语教学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08期
10 陈震寰;中医研究生日语教学的方法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力;;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日语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张明杰;;关于日语的数量表现及其教学[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3 王升远;周庆玲;;中国日语教育史视阈中的张我军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杨秋香;;“科技日语”教学初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二外日语教学新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4年
6 王向远;;日本在华实施奴化教育与日语教学的强制推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谭爽;;发展新兴教学手段推进日语教学改革[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关宜平;;汉日同形名词的意义与用法差异——从“视线”和“视线”的对译来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大事记[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2年刊[C];2011年
10 黄荣光;;“浮雕法”教学初探——从大学低年级日语教学谈起[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波;发扬日语特色 打造国际品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唐磊;走近高中日语新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张滢;增强对日语教学的指导[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杨杰 金柱;黄土地上走出的日语专家[N];开封日报;2006年
5 尹建忠;市三中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 努力拓宽办学渠道[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6 ;打造双语特色品牌 创办人民满意学校[N];大连日报;2010年
7 商报记者 王东;高端教材和辞书前景看好[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文冀;世图北京引进出版日本销量第一考试书[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9 渤海大学 高峰;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N];山西青年报;2014年
10 吴海涛;教材经典 文化津梁[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万玲华;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波;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汪丽影;日语汉字词及中国学习者习得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王晓华;现代日汉情态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冉;小组合作学习在大学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5年
2 姜洪会;「~こむ」型复合动词的认知和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马冰;日语精读教科书的分析和使用建议[D];渤海大学;2015年
4 韩秀钰;对日语暧昧的再认识及其教育指导[D];渤海大学;2015年
5 黄男;高职院校日语人才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木村文香(Kimura Avaka);汉语日语高级综合课教材课文及练习题型对比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7 崔英姬;日中情感表达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8 刘春艳;日语中汉字词汇对日本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迁移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郭梓君;日语汉字词与汉语的语音比较[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0 卢情恩;基于影视配音的高职日语实践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74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67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