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初中文言文 教学策略 传统经验 以教为主 以学为主
【摘要】: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言的表达形式,距今年代久远。由于其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因此学习文言文也就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特有的文字样式、语言形式和文化背景都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文言文课程俨然成了语法课,教师和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了多方面地探索,采用西方的教学策略结合中国传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有的放矢。研究目的是使初中文言文教学达到科学化和知识化的统一。 本课题的研究遵循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相关与比较研究法等。首先,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综述——进行相关地历史回顾与探讨并界定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的范畴。其次,依据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其结果分析进行归因,指出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再次,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实践研究。最后,反思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并提出后续研究建议。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以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为宗旨,意在寻求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期待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教师能从宏观上去分析教材,用恰当的方法去教好学生,使文言文课堂既“活”又“实”。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 教学策略 传统经验 以教为主 以学为主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绪论8-20
- 1.1 课题来源8
- 1.2 文言文教学策略历史回顾及探讨8-16
- 1.2.1 古代对文的教学策略回顾与探讨9-13
- 1.2.2 近代以来文言文教学策略回顾与探讨13-16
- 1.3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概念厘定16-17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17
- 1.4.1 研究目的17
- 1.4.2 研究意义17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17-18
- 1.5.1 研究思路17-18
- 1.5.2 研究方法18
- 1.6 论文创新点18-20
- 第二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的必要性20-30
- 2.1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20-26
- 2.1.1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概况20
- 2.1.2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20-26
- 2.2 初中文言文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归因26-28
- 2.2.1 学生学文言文存在的问题归因26-27
- 2.2.2 教师教文言文存在的问题归因27-28
- 2.3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的意义28-30
- 第三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30-42
- 3.1 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30-36
- 3.1.1 九段教学策略31-34
- 3.1.2 情境——陶冶教学策略34-36
- 3.2 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36-42
- 3.2.1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37-38
- 3.2.2 启发式教学策略38-42
- 第四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反思及后续建议42-46
- 4.1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教学实践的反思42-43
- 4.1.1 从教师角度对教学实践进行的反思42-43
- 4.1.2 从学生角度对教学实践进行的反思43
- 4.2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后续建议43-46
- 4.2.1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当是科学化与艺术化的统一43-44
- 4.2.2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当落实语文的本体44
- 4.2.3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当是享受教育44-46
-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 A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学生调查问卷50-51
- 附录 B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教师调查问卷51-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丽;;引导贴近文言,力行授之以渔[J];新课程(中学);2010年04期
2 何卫东;;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19期
3 王银申;;如何搞好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03期
4 张志荣;;兴趣·习惯·方法——由一堂文言文课想到的[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年03期
5 赵家学;;文言文教学浅探[J];才智;2009年09期
6 李青柳;;浅谈中学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12期
7 孙玲娟;;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3期
8 戈正明;略谈文言文教学[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张定远 ,程汉杰;文言文教学管见[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03期
10 汪清印;文言文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丰宗国;;故事教学法:以形象领悟激活文言文教学[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2 王道庄;;盲文文言文教学特殊性浅论[A];中国盲人按摩学会医院管理工作委员会及教育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杨准科;;授生以鱼 不于授生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4 黄继华;;走进文言世界 感悟传统文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 黄继华;;走进文言世界 感悟传统文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赵琳;;诵读——感悟——联想——谈文言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7 丁铮;;初中文言文教法初探[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春红;;浅谈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朱丽芬;;无限风光在“过程”——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发现创造能力的个案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罗秋红;;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省渠县有庆中学 张瑜;初中文言文教学点滴[N];学知报;2011年
2 延安塞县王家湾中心学校 左彩凤;浅谈文言文教学[N];延安日报;2011年
3 开封铁路中学 李艳莉;文言文教学中“读”为重头戏[N];开封日报;2008年
4 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 孔晓玲;怎样用故事点亮文言文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贵州省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 袁仁坤;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6 咸阳纺机学校 杨洁;初中文言文教学浅探[N];咸阳日报;2009年
7 甘谷县康庄中学 雷莲香;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N];甘肃日报;2010年
8 河南省新安县职业高中 柴立新;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N];学知报;2010年
9 刘桂萍 博乐市第六中学;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N];博尔塔拉报(汉);2010年
10 大丰市万盈初级中学 沈凤兰;让诵读为文言文教学架桥铺路[N];江苏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龙;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袁彬;试论语文教师教育的当代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刁含勇;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949—1954)[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映学;初中学生空间与图形认知技能获得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汤强;7-9年级学生数学符号语言的理解与表示[D];西南大学;2009年
6 王玉云;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张灵聪;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黄丽萍;关于现时香港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银心;马来西亚国民中学初中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晓;初中文言文合作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静;上海、台湾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编选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明;高中“浅易”文言文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清清;初中语文新课改与文言文教学[D];河南大学;2011年
5 周茜;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萍;高中文言文情感教育误区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宇;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雷;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价值的实现[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杜明辉;文言文教学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7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84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