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通窍雾化剂干预小儿腺样体肥大症及影响IFN-γ因子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4 18:48
  目的: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评分,及观察通窍雾化剂外用,对小鼠耳廓肿胀及大鼠肉芽肿抑制作用、及对人和大鼠血清IFN-γ水平的影响,揭示通窍雾化剂治疗小儿重度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1)将34名符合纳入标准的重度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中药观察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观察组予通窍雾化剂进行超声雾化喷鼻,西药对照组选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超声雾化喷鼻,5天为1疗程,一般连续2-3个疗程,终止疗程后,记录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后1个月的症状体征评分及OSA-18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通窍雾化剂对小儿重度腺样体肥大的近期疗效。(2)各抽取9名中药观察组、西药对照组及空白病理组(未入组的重度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血液,用于检测血清IFN-γ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和分析结果。(3)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分为空白组、地塞米松组、通窍雾化剂高剂量组、通窍雾化剂低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7天后处死,计算两侧耳廓差值及肿胀率,观察通窍雾化剂对耳肿胀模型鼠的耳廓差值及肿胀率的影响;建立琼脂致大鼠肉芽肿模型,分为空白组、地...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证候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的脱落标准
        1.7 脱落病例的处理
        1.8 疗效判定标准
    2 临床研究方法
        2.1 实验对象分组
        2.2 药物、设施组成
        2.3 干预措施
    3 观察指标
        3.1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
        3.2 OSA-18 量表评分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性别比较情况
        4.3 年龄比较情况
        4.4 治疗前症状比较情况
        4.5 治疗前OSA-18 量表比较情况
    5 疗效比较
        5.1 组内比较
            5.1.1 主症各症状比较
            5.1.2 两组主证、次症、总症状积分比较
            5.1.3 OSA-18 评分
        5.2 组间比较
            5.2.1 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5.2.2 治疗后两样本OSA-18 量表积分比较情况
            5.2.3 终止疗程后一个月,两组症状积分情况组间比较
            5.2.4 终止疗程一个月两样本OSA-18 量表积分比较情况
        5.3 发病季节比较
        5.4 中药观察组中医证型比较
        5.5 两样本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5.6 临床血IFN-γ水平测定
            5.6.1 器材
            5.6.2 取样
            5.6.3 elisa检测人血血清IFN-γ含量
            5.6.4 结果
            5.6.5 结论分析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总体疗效比较
        6.2 治疗后比较
            6.2.1 两组组内比较
            6.2.2 组间比较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室
        1.2 主要实验仪器、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慢性肉芽肿炎症造模
        2.2 急性耳廓炎症造模
    3 大鼠分组及给药
        3.1 慢性肉芽肿炎症模型鼠分组及给药
        3.2 急性炎症模型鼠分组及给药
    4 指标检测
        4.1 慢性肉芽肿炎症模型鼠观察指标
            4.1.1 肉芽肿重量
            4.1.2 IFN-γ含量检测
                4.1.2.1 取血
                4.1.2.2 elisa检测大鼠血清IFN-γ含量
        4.2 急性炎症观察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5.1 肉芽肿重量变化
        5.2 小鼠耳廓肿胀值和肿胀率的变化
        5.3 IFN-γ值的变化
    6 结论分析
讨论
    1 立题依据
        1.1 西医的不足及中医的优势
        1.2 通窍一号方组方依据
        1.3 通窍雾化剂药物组成及分析
        1.4 组方药物现代药理作用分析
    2 对照组药物机制分析
    3 IFN-γ
        3.1 IFN-γ结构及功能
        3.2 IFN-γ的作用机制
            3.2.1 抗菌作用机制
            3.2.2 抗病毒作用机制
            3.2.3 免疫调节和白细胞运输(炎症)作用机制
            3.2.4 抑制细胞增殖
            3.2.5 抗变态反应
结论
问题与展望
案例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腺样体肥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42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042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5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