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腕踝针对坐骨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6-27 01:15
   目的:观察腕踝针"下4"-"下5"-"下6"穴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Glu)及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1(NMDAR1)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腕踝针改善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腕踝针组,每组12只。采用结扎并剪断坐骨神经中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保留腓肠神经的方法制备SNI大鼠模型。腕踝针组于SNI后5~14 d予右侧"下4"-"下5"-"下6"穴腕踝针治疗,每天1次,每次4 h,连续10 d。采用von-Frey测痛仪记录大鼠机械痛阈值变化,丙酮记录冷异常性疼痛行为学变化;采用核磁共振氢谱、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脊髓背角Glu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右侧脊髓背角谷氨酸受体NMDAR1磷酸化蛋白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机械痛阈值显著下降(P<0.01),冷刺激缩足持续时间明显增加(P<0.01),脊髓背角Glu含量及NMDAR1磷酸化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大鼠机械痛阈值显著提高(P<0.01),冷刺激缩足持续时...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2 各组大鼠足底外侧机械痛阈值及冷刺激缩足持续时间比较 ( x - ±s,10 只鼠/组)

图2 各组大鼠足底外侧机械痛阈值及冷刺激缩足持续时间比较 ( x - ±s,10 只鼠/组)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Glu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Glu含量明显降低(P<0.05)。见图4。图3各组大鼠脊髓背角Glu相对含量比较(1H-MRS法,x-±s,10只鼠/组)


图3 各组大鼠脊髓背角Glu相对含量比较(1H-MRS法, x - ±s,10 只鼠/组)

图3 各组大鼠脊髓背角Glu相对含量比较(1H-MRS法, x - ±s,10 只鼠/组)

图2各组大鼠足底外侧机械痛阈值及冷刺激缩足持续时间比较(x-±s,10只鼠/组)图4各组大鼠脊髓背角Glu含量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x-±s,6只鼠/组)


图1 大鼠右侧脊髓背角1H-MRS ROI定位图

图1 大鼠右侧脊髓背角1H-MRS ROI定位图

于SNI后5、14d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MRS)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Glu浓度:各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予3%异氟烷进行诱导麻醉,而后置于立体支架上俯卧位固定,扫描期间用1.5%异氟烷维持麻醉并监控呼吸频率。使用核磁共振仪进行扫描,先行常规T1定位,后对脊髓矢状切面、水平切面、....


图4 各组大鼠脊髓背角Glu含量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 x - ±s,6 只鼠/组)

图4 各组大鼠脊髓背角Glu含量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 x - ±s,6 只鼠/组)

图3各组大鼠脊髓背角Glu相对含量比较(1H-MRS法,x-±s,10只鼠/组)2.4各组大鼠脊髓背角NMDAR1阳性表达的比较



本文编号:4053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053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