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三段法”的锚拉桩桩身内力计算方法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5-07-09 01:29
   针对抗滑桩常因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原因导致受荷段底面与嵌固段顶面不在同一水平面的情况,将此段划为次受荷段,并推导了次受荷段桩后设计荷载大小计算公式和荷载分布公式,以及在弹性地基梁和悬臂梁模型下的适用于悬臂桩和锚索桩内力与挠度计算通用公式。以巴东县焦家湾移民安置点库岸防护工程预应力锚索桩为例,研究次受荷段对抗滑桩内力和挠度影响。结果表明:忽略次受荷段后土压力作用的传统计算方法会使桩身弯矩计算结果偏小,导致桩身配筋量不足,存在设计安全隐患。再以锚索排数、位置为控制变量,研究其对预应力锚索桩内力和挠度的影响,提出预应力锚索可有效地降低抗滑桩工程造价;增加预应力锚索的排数有利于调节抗滑桩内力分布,设计时应优先考虑将锚索设置为多排锚索。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8 单排锚索不同位置的剪力图(a)和弯矩图(b)对比

图8 单排锚索不同位置的剪力图(a)和弯矩图(b)对比

图7不同计算方法的剪力图(a)和弯矩图(b)比较3.3“三段法”锚索位置、排数及预应力大小对桩身内力与挠度的影响


图9 双排锚索不同位置的剪力图(a)和弯矩图(b)对比

图9 双排锚索不同位置的剪力图(a)和弯矩图(b)对比

利用“三段法”桩身内力计算公式对三排锚索作用下的抗滑桩桩身内力计算,与单排(距桩顶0.5m)和双排(距桩顶0.5,3.5m)锚索对桩身作用的内力结果对比见图10所示。图10不同锚索排数的剪力图(a)和弯矩图(b)对比


图10 不同锚索排数的剪力图(a)和弯矩图(b)对比

图10 不同锚索排数的剪力图(a)和弯矩图(b)对比

图9双排锚索不同位置的剪力图(a)和弯矩图(b)对比由图10可知,增加锚索的排数能够有效地改善桩身内力分布,锚索排数的增加会对抗滑桩嵌固段的剪力和弯矩有较大的改变。从图中曲线分布来看,双排锚索和三排锚索效果接近,而与单排锚索作用效果差异较大。设置单排锚索时,对桩前嵌固段岩层产生....


图1 秭归县某家属楼区域剖面图

图1 秭归县某家属楼区域剖面图

滑坡是三峡库区常见且危害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1-2]。2020年6月以来,秭归县境内普降暴雨,某家属楼西侧挡土墙出现外倾、鼓胀、开裂。通过现存资料可知该区域原设计的支护结构为抗滑桩+挡土墙(剖面见图1),根据现存勘察资料的计算分析认为:该处挡土墙开裂是由于抗滑桩设置于滑坡下滑段,....



本文编号:4056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056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1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