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可持续视角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研究 ——以广西为例
发布时间:2025-06-28 02:42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对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促进绩效提升及推动财政制度完善具有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审计的作用领域与路径不断拓展。自审计署全面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以来,进一步完善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然而,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债务快速增长、隐性债务增速止降回升,债务风险进一步显现,债务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也在持续暴露,因而地方财政普遍承压。为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政府审计需把握财政可持续对债务审计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站在长远角度,围绕经济、社会及生态推动债务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行稳致远。国家审计作为防控治理风险的重要保障,在市场秩序、财政资金、金融监管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国家审计要“治已病”、“防未病”,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论文借鉴财政可持续、国家治理及风险管理等理论的研究成果,在已有的审计经验上,基于新发展格局下的财政可持续发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进行研究,通过界定财政可持续的新内涵,以此系统分析政府审计围绕财政可持续的债务治理目标,以财政可持续视角下...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财政可持续的基础理论
2.1.1 财政可持续的概念
2.1.2 财政可持续的内涵
2.2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基础理论
2.2.1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概念
2.2.2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分类
2.3 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理论基础
2.3.1 国家治理理论
2.3.2 公共产品理论
2.3.3 风险管理理论
3 财政可持续视角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理论分析
3.1 财政可持续视角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目标
3.1.1 厘清债务结构助力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
3.1.2 摸清地域债务状况促进债务管理精准施策
3.1.3 揭示潜在风险促进债务安全治理
3.1.4 优化地方债务管理体制提升债务长效治理
3.1.5 助力完善财政制度增强财政韧性
3.2 基于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重点内容
3.2.1 对举债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3.2.2 以绿色治理工具评价政府债务落实国家战略情况
3.2.3 对融资渠道进行审计
3.2.4 对举债资金投向进行审计
3.2.5 对政府债务监管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3.3 基于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方法
3.3.1 调查取证法
3.3.2 数据分析法
3.3.3 综合分析法
4 广西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案例分析
4.1 广西政府债务概况
4.2 广西政府债务审计实施情况
4.2.1 审计实施背景
4.2.2 审计实施情况
4.3 广西政府性债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4.3.1 审计对潜在隐形风险揭示不足
4.3.2 审计未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评价
4.3.3 审计缺乏对债务管理规制的关注
4.3.4 大数据技术应用与开发不足
4.4 广西政府性债务审计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4.4.1 审计方法的局限性
4.4.2 对财政可持续发展理解不足
4.4.3 债务管理制度缺乏长效性
4.4.4 大数据技术应用经验少且难度大
5 财政可持续视角下完善广西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建议
5.1 穿透式审计助力防范债务风险
5.1.1 摸清债务状况研判债务可持续性
5.1.2 关注融资渠道揭示隐形风险
5.1.3 评估偿债能力应对债务风险
5.2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5.2.1 关注项目立项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5.2.2 关注项目实施环节是否落实绿色建设
5.2.3 完善对项目运营阶段的效益评价
5.3 加强对债务管理制度的审计实现债务长效治理
5.3.1 揭示债务管理问题推动债务管理制度改革
5.3.2 多部门协同强化审计监管力度
5.3.3 关注干部政绩考核情况促进制度完善
5.4 坚持科技强审优化审计成效
5.4.1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审计效率
5.4.2 建设智慧审计平台实现债务实时监控与风险预警
5.4.3 大数据技术助力审计协同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54294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财政可持续的基础理论
2.1.1 财政可持续的概念
2.1.2 财政可持续的内涵
2.2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基础理论
2.2.1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概念
2.2.2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分类
2.3 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理论基础
2.3.1 国家治理理论
2.3.2 公共产品理论
2.3.3 风险管理理论
3 财政可持续视角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理论分析
3.1 财政可持续视角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目标
3.1.1 厘清债务结构助力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
3.1.2 摸清地域债务状况促进债务管理精准施策
3.1.3 揭示潜在风险促进债务安全治理
3.1.4 优化地方债务管理体制提升债务长效治理
3.1.5 助力完善财政制度增强财政韧性
3.2 基于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重点内容
3.2.1 对举债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3.2.2 以绿色治理工具评价政府债务落实国家战略情况
3.2.3 对融资渠道进行审计
3.2.4 对举债资金投向进行审计
3.2.5 对政府债务监管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3.3 基于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方法
3.3.1 调查取证法
3.3.2 数据分析法
3.3.3 综合分析法
4 广西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案例分析
4.1 广西政府债务概况
4.2 广西政府债务审计实施情况
4.2.1 审计实施背景
4.2.2 审计实施情况
4.3 广西政府性债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4.3.1 审计对潜在隐形风险揭示不足
4.3.2 审计未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评价
4.3.3 审计缺乏对债务管理规制的关注
4.3.4 大数据技术应用与开发不足
4.4 广西政府性债务审计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4.4.1 审计方法的局限性
4.4.2 对财政可持续发展理解不足
4.4.3 债务管理制度缺乏长效性
4.4.4 大数据技术应用经验少且难度大
5 财政可持续视角下完善广西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建议
5.1 穿透式审计助力防范债务风险
5.1.1 摸清债务状况研判债务可持续性
5.1.2 关注融资渠道揭示隐形风险
5.1.3 评估偿债能力应对债务风险
5.2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5.2.1 关注项目立项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5.2.2 关注项目实施环节是否落实绿色建设
5.2.3 完善对项目运营阶段的效益评价
5.3 加强对债务管理制度的审计实现债务长效治理
5.3.1 揭示债务管理问题推动债务管理制度改革
5.3.2 多部门协同强化审计监管力度
5.3.3 关注干部政绩考核情况促进制度完善
5.4 坚持科技强审优化审计成效
5.4.1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审计效率
5.4.2 建设智慧审计平台实现债务实时监控与风险预警
5.4.3 大数据技术助力审计协同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54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405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