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25-07-03 01:19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呈现增速越来越快、体量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人类教师的认知能力难以驾驭信息的不断变化,要想适应这种变化,就需要借助外部智能设备作为人脑的认知外包进行信息处理和思考,"AI+教师"的认知外包将成为常态,也是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同的主要形式。根据教师工作智能形态的不同,"AI+教师"的认知外包将实现人脑内部认知网络与设备外部认知网络之间的不同层次的连接,使得机器可以外包教师在数据计算、特征感知、模式认知和社会交互四个层面的智能;以四层智能外包为基础,文章提出了"AI+教师"实现人机协同的教学分析框架,按协同过程中智能性和自主性递增主要包含AI代理、AI助手、AI教师和AI伙伴。最后在该框架的基础上,预测了未来人机协同教学的核心特征,期望为智能时代"AI+教师"的协作提供路径参考和应用启示。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5537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3学习过程中个体认知网络和社会认知网络的交互(三)认知外包的形态
电化教育研究络关于知识处理和分析的过程卸载给社会网络中的不同节点,通过节点之间不断的连接、聚合和强化实现认知的增强,网络中的节点越多、关联越密集,连接强度就越大,那么学习者可以建立的认知结构就越完善,越能增强和突破人类认知的极限,进行深层次的建构并达到高阶思维目标[6]。图3学习....
图2:人工智能教育的三个层面剖析
狈η楦械乃?蚧ザ??逃??莶蛔闱抑柿坎桓遊24]。张坤颖等人提出了人工智能教育中的新区、误区、盲区和禁区,主要表现为应用领域的狭隘化与片面化,忽视学习者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发展等问题[9]。黄璐等人也从数据层、技术层、内容层、应用场景层和教师队伍层提出了目前人工智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
本文编号:4055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055537.html
上一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专业承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