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人性平衡术——一种对于德育本质的卢梭式探讨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5-06-19 23:07
如何有效处理人身上自然性和社会性相互冲突的问题,是一切道德教育都要面临的内在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卢梭将爱弥儿作为一个理想的道德教育样板,并试图培养出"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基于这一教育意图,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性平衡术,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身上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相互调和。然而,这种相互调和却吊诡地表现为一种人自身的反社会性和亲社会性的交叉,前者为道德教育奠定了自然性基础,后者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社会性依据。由此,道德教育在人性起点上是反社会性的,而朝向的终点却是亲社会性的,这可能是一切形式的道德教育都理应依循的人性发展路线。立足这样一种对于道德教育本质的卢梭式探讨,现代道德教育不仅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人身上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而且也应该在行动中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来应对这一关系。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道德教育样板的爱弥儿: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
二、道德教育的自然性基础:爱弥儿的反社会性
三、道德教育的社会性依据:爱弥儿的亲社会性
四、人性平衡术:道德教育所应遵循的人性发展路线及其实践策略
本文编号:405105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道德教育样板的爱弥儿: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
二、道德教育的自然性基础:爱弥儿的反社会性
三、道德教育的社会性依据:爱弥儿的亲社会性
四、人性平衡术:道德教育所应遵循的人性发展路线及其实践策略
本文编号:4051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405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