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基于政治思想史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5-02-09 11:38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哲学讨论中的一个经典命题。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推进以及对自由主义的理解的变化,这一经典命题亦需重新探讨。剑桥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相关成果,特别是对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的发现与回应,构成了从洛克式自由主义关注自然法到哲学激进主义(功利主义)强调"第二自然"的历史语境。正是在市民社会解剖即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意义上,马克思通过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而开创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阐明了自由主义理论在"自由"和"自然"的问题上的逻辑背反,揭示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对抗性历史本质,实现了他对自由主义的科学批判和根本超越。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何为“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还是“哲学激进主义”(功利主义)
(二)马克思是在何种意义上批判自由主义的
(三)“发现社会”:作为自由主义“同路人”的马克思
二、从“自然法”到“第二自然”:自由主义的“无意识”
(一)洛克的私有财产与自然权利
(二)休谟的“人为德性”与斯密的“自然经济”
(三)劳动价值论的背反与自由主义的困境
三、对市民社会的解剖:马克思如何超越自由主义?
(一)“自由的自我意识”与“苦恼的疑问”
(二)“解剖市民社会”与自由主义批判
(三)作为政治哲学概念的“剩余价值”
本文编号:4032166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何为“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还是“哲学激进主义”(功利主义)
(二)马克思是在何种意义上批判自由主义的
(三)“发现社会”:作为自由主义“同路人”的马克思
二、从“自然法”到“第二自然”:自由主义的“无意识”
(一)洛克的私有财产与自然权利
(二)休谟的“人为德性”与斯密的“自然经济”
(三)劳动价值论的背反与自由主义的困境
三、对市民社会的解剖:马克思如何超越自由主义?
(一)“自由的自我意识”与“苦恼的疑问”
(二)“解剖市民社会”与自由主义批判
(三)作为政治哲学概念的“剩余价值”
本文编号:4032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03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