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碘循环制氢系统中蜂窝状活性炭成型工艺研究及活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5-06-23 23:38
对硫碘循环制氢系统中活性炭催化剂的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多种粘结剂后确定了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粘结剂,考察了不同水粉比、焙烧温度、粘结剂含量对成型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成型前后的活性炭催化剂进行活性测试,分析了不同形态活性炭催化分解HI的活性变化规律,结论可为硫碘循环制氢系统中成型活性炭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2169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1 HI分解催化剂活性评价实验台示意图
催化剂活性试验台如图1所示。催化剂放置于定制的石英管反应器中,由管式炉加热。氢碘酸溶液由BT100-2J型蠕动泵(保定兰格公司生产)匀速进料,经预热段(120℃)加热后成为碘化氢气体,与80mL/min的吹扫气N2一起进入石英管内。碘化氢气体在反应器中受热催化分解,反应后的气....
图2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强度的影响
表3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成型性能的影响焙烧温度/℃焙烧时间/h强度/MPa样品表现形态30010.55良好35010.61良好40010.45良好45010.34样品表面有明显裂痕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从300℃开始,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
图3 粘结剂含量对催化剂强度的影响
基于前述实验结果,本部分实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粘结剂,保持2∶1的水粉比,焙烧温度为350℃,改变蜂窝状催化剂中粘结剂的含量,分析不同粘结剂含量对催化剂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随着粘结剂含量的提高,蜂窝状活性炭强度增大,在粘结剂含量达到10%时,催化剂的....
图4 催化剂形态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基于2.1-2.4节的实验结果,本文选取10%含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粘结剂,水粉比为2∶1,焙烧温度为350℃,分别利用4×4和7×7的孔板模具,制作出3.5cm×3.5cm×5cm的蜂窝状活性炭。同时,将挤出机孔板改为条形孔板,制成5cm的条状成型活性炭用以对比。....
本文编号:4052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4052169.html
上一篇:N掺杂C包覆NaTaO 3 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