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炉渣与生物炭配施对稻田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7-05 10:36
   稻田土壤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土壤有机碳矿化的驱动者和有机碳库的固持者。以福州平原稻田为试验样地,分别施加生物炭、炉渣、生物炭+炉渣3种处理,测定分析不同处理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旨在探究稻田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碳库稳定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1)炉渣与生物炭施加能够增加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真菌/细菌比值,有利于土壤碳库稳定性,其中混合施加效果更为显著。(2)3种施加处理均使早稻拔节期真菌数量及真菌/细菌比值显著升高,其中真菌/细菌比值分别提高0.016,0.015,0.018,同时使晚稻乳熟期厌氧细菌数量显著增加。生物炭单一施加及混施处理使晚稻拔节期好氧细菌数量显著升高。混施处理使早稻乳熟期好氧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3)炉渣施加处理显著提高了早稻乳熟期土壤DOC的含量,生物炭施加处理显著提高早稻乳熟期土壤SOC含量,混施处理使早稻拔节期土壤SOC含量显著升高,使晚稻拔节期土壤DOC显著升高(p<0.05),并且早、晚稻拔节期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乳熟期。(4)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有机碳含量三者相互影响,早稻土壤pH与土...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图1 不同施加处理稻田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图1 不同施加处理稻田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炉渣与生物炭施加对稻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见图1。在早稻生长期,各处理土壤含水量为28.88%~77.37%,并且在水稻移栽30天以后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在晚稻生长期,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在30.13%~80.09%,在水稻移栽20天以后,土壤含水量开始降低,但期间又有2次不同程度的升高....


图2 不同施加处理稻田土壤pH的动态变化

图2 不同施加处理稻田土壤pH的动态变化

在晚稻生长期,各处理pH为6.32~6.90,pH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小,且与对照相比,施加处理对土壤pH的改变也不明显。因为早、晚稻受气候、降水等不同条件的影响,因此,对施加处理所表现的效应也有一定的差异。2.1.3不同施加处理对稻田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图3 不同施加处理稻田土壤电导率的动态变化

图3 不同施加处理稻田土壤电导率的动态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在早稻生长期,各处理电导率在0.29~1.47mS/cm,土壤电导率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原因是含水率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这使得可溶解的离子浓度降低,从而使土壤电导率下降。与对照相比,3种处理土壤电导率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主要是因为炉渣中含有较多的离子,且生物炭中....


图4 施加处理对稻田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图4 施加处理对稻田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从图4还可看出,在早稻生长期,拔节期对照、炉渣、生物炭及混施组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分别为4.11×106,3.38×106,3.78×106,3.76×106CFU/g,乳熟期对照、炉渣、生物炭及混施组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分别为5.52×106,4.74×106,4.62×106,....



本文编号:4055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055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0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