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黄土区人工刺槐林生长与生物量效应

发布时间:2025-07-02 04:12
   通过比较黄土区不同立地条件刺槐人工林各器官生长指标及126株解析木生物量实测资料,分析不同密度刺槐人工林的生长与生物量状况,揭示林分不同径级的密度变化特征,拟合单株生物量与胸径、树高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在撂荒地、坡耕地和荒坡地营造刺槐林后,随林龄的增长和密度的变化,单株总生物量均表现为平均树干占47.1%,树枝和根系分别占22.22%和25.41%,树叶和果实的比例最低,而且高密度林分内林木的树干生物量均小于低密度林分。同时,30年撂荒地造林密度为1 050株/hm2时,24 cm径级树干生物量占65.5%;35年坡耕地造林密度950株/hm2时,24 cm径级树干生物量占58.39%;30年荒坡地造林密度1 410株/hm2时,24 cm径级树干生物量占51.6%。另外,30年中小径级的树木占林分总密度的67.62%,35年中径级的树木占林分总密度的52.84%。从刺槐生长状况分析结果看,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适宜密度为950~1 050株/hm2,并应对该区生长30~35年的中径级刺槐林进行合理间伐利用,方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与标准木选择
    2.2 生物量测定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撂荒地造林刺槐不同径级单株生物量变化
    3.2 坡耕地造林刺槐不同径级单株生物量变化
    3.3 荒坡地造林刺槐不同径级单株生物量变化
    3.4 刺槐人工林密度与径级结构
4 讨论
5 结论



本文编号:4055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4055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b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