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收集条件下稻秸理化性状变化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28 02:22
以高茬(留茬高度50~60 cm)秸秆为对象,每间隔7 d采集秸秆样品一次,分析自然状态下留茬稻秸理化性状变化(含水率、热值及作物养分大、中微量元素含量等),同时记录气象资料(如雨日、雨量等),旨在为秸秆分时收集、秸秆热解或直燃能源化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在温度较高、降雨较多季节,稻秸中钾、钙等营养元素被淋洗、秸秆灰分减少,含水率变化不大,热值、有机物质等损失较少,相关分析表明秸秆含水率与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风速等多重因素有关。初步结论:采用秸秆分时收集,可使秸秆中钾、钙等养分资源归还农田、降低秸秆灰分含量,且不影响秸秆热值。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概况
1.2 试验方法
1.3 取样方法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秸秆含水率变化
2.2 秸秆挥发性固体和有机碳变化
2.3 秸秆氮磷钾含量的变化
2.4 秸秆中钙镁含量变化
2.5 秸秆热值的变化
3 结论
本文编号:4054270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概况
1.2 试验方法
1.3 取样方法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秸秆含水率变化
2.2 秸秆挥发性固体和有机碳变化
2.3 秸秆氮磷钾含量的变化
2.4 秸秆中钙镁含量变化
2.5 秸秆热值的变化
3 结论
本文编号:4054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4054270.html